《國際產業》紅海運輸僵局滾雪球效應 中小陸企雪上加霜
該陸商坦言,紅海航道中斷成本增加下,例如貨櫃費以及保險費等,原本微薄的利潤已經快被吃掉。中國大陸總理李強16日表示,需要保持全球供應鏈穩定且通順,但沒有特別說是紅海地區。
在中國大陸有設廠的美國傢俱業者BDI Furniture指出,目前是想利用土耳其和越南等地的工廠出貨,減緩紅海航線中斷的衝擊層面,同時,這正好也跟西方各國,近來想要擺脫依賴大陸的國家戰略政策不謀而合。
其中,有種近岸外包(near-shoring)模式,就是儘量把產線移至與企業總部最近的地方,一方面可就近溝通少掉舟車勞頓之苦,二方面也不會因爲太遠,增加太多製造成本。
將中國大陸生產的機具零組件,輸出至歐洲的貿易公司IC Trade表示,如果近岸外包是一種未來走向,那可能以後就會這樣發展,全球整個製造機制將會重新調整。部分業者可能將產線搬到印度,因爲印度離歐洲比較近,但還是要先謹慎評估先。
路透社認爲,紅海目前的運輸僵局,將會帶給陷入成長困境的中國大陸,更多的經濟壓力。中國大陸本身已有房地產危機、消費力道縮手、人口負成長等問題,再加上全球景氣也不好。
對前述韓昌明的公司來說,歐洲和非洲貿易量佔業務總量40%,自己一直拜託供應商與客戶多承擔些高出的成本,免於讓公司面臨倒閉的命運。部分訂單的到貨時間,甚至最多還延後好幾周的時間。
但不巧的是,2月適逢今年的農曆新年,預估到時將有3億大陸勞工將在新年假期休假,工廠基本上都沒開。按照大陸往常慣例,都會在這個一年一度的團員長假來臨之前的幾個星期,加緊趕工作業。
在深圳有廠房的美國公司KidKraft表示,自己許多歐洲客戶也說,先不要運送任何東西再等等看。這家有產品在Walmart以及Target販售的兒童木製玩具製造商指出,很多供應商現在都爲資金週轉傷腦筋。
大型製造業者擔心,利潤微薄的小型供應商會受到滾雪球效應(snowball effect)所影響,這些小廠商往往是最後拿到貨款的,但對供應鏈很重要,萬一缺少流動資金可能會接連倒閉。
就地理位置而言,亞洲商船若要到歐洲,航行紅海再經蘇伊士運河會是最短路線。現在要改道經好望角,船期可能要多增兩週時間,全球貨櫃運運輸能力不僅下滑,供應鏈也會有斷鏈的風險。
英國的產業調研單位BMi Research表示,原本直行紅海的船舶紛紛繞道而行,表示原本在復活節的4月,以及勞動節的5月原本要到歐洲貨物,應該都會延期。全球數一數二忙碌的大陸寧波舟山港,現在也是一櫃難求。
位於美國華盛頓的智庫中東研究所(Middle East Institute)表示,埃及的蘇伊士運河,是中國大陸向西運送貨物的主要海運路線,其中約60%要出口到歐洲各地。
楊炳本(音譯)的公司在大陸東部製造中心溫州,生產工業用閥產品,這位大陸商人指出,由於海運費用飆升,上海有家客戶本週將原本75個閥製品的訂單,一下子砍到只剩下15個。這個訂單原本是要先組成大型機具,然後再運到海外。
楊炳本認爲影響很大,自己原本已準備部分原物料,但已加工過,所以無法退貨。就像收到一張賠錢的訂單。正在考慮今年的人力需求,如果沒有足夠的工作可做,要這麼多員工也沒用。
在大陸華南地區,廣州的一家海運承攬業者表示,部分供應業者把低價貨物延後出貨,卻給製造商的庫存帶來壓力。以往並不難的準時交貨,現在好像變成一種奢求。更要緊的是,在客戶沒拿到貨之前,公司也收不到貨款。
深圳的高檔運動服飾製造商康冠集團(KTC)憂心,部分可能獲利縮水的大陸公司將會倒閉,原本經營就已經不太容易,現在又出現紅海物流危機,在某個時間點,許多陸企將被迫關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