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臺積電法說週四登場 上季獲利估暴增近6成
根據LSEG SmartEstimate對22位分析師所做的調查,臺積電去年第四季淨利估達到3,779.5億元新臺幣(約114.1億美元),遠優於2023年第四季淨利2,387億元新臺幣。
以臺積電公佈的2024年12月營收數據估算,該全球晶圓代工龍頭第四季營收年增39%,達到新臺幣8,685億元,優於市場預估的新臺幣8,547億元,並連續第三個季度改寫歷史新高。全年營收達新臺幣2.89兆元,較2023年大幅成長34%,並再創歷史新高。
該公司將在臺北時間週四(1月16日)下午兩點召開法說會,屆時將發佈2024年第四季財報,以及本季和2025年營運展望,包括其資本支出計劃,可望提供更多有關其擴產計劃與下一代N2節點業務的相關線索。
在去年10月召開的上次法說會,臺積電表示2025年全年資本支出可能高於2024年,但沒有提供具體數字。當時臺積電預估2024年資本支出可能略高於300億美元。
臺積電作爲全球最大晶圓代工廠,並在先進製程領域獨佔鰲頭,自然也成爲這波AI巨浪的最大贏家之一。這波AI狂熱帶動該亞洲身價最高的公司股價大漲,臺積電在臺股上市的股票去年飆漲81%,表現遠優於大盤的年漲28.5%。
不過臺積電也面臨着一些逆風,包括美國政府對中國祭出技術管制,以及川普新政府可能帶來不確定性,如川普已經放話將普徵關稅。
Arete Research共同創辦人兼資深分析師Brett Simpson表示,在2025年,臺積電的成長主要仍將由AI客戶推動。從美國政府的角度來看,Arete看好臺積電能與川普新政府建立良好的關係,因爲臺積電位在亞利桑那州的新晶圓廠聚落,是目前美國規模最大的外資直接投資項目。
富邦金控證券投資部門董事長Edward Chen表示,臺積電亞利桑那州晶圓廠的進度與良率對該公司至關重要,而川普新政府徵收關稅對需求造成的影響仍有待觀察。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上週末接受媒體訪問時證實臺積電亞利桑那州廠已在最近幾周開始投產,「這是史上首見,美國能在本土靠美國員工生產先進的4奈米晶片,且良率和品質都達到與臺灣廠相當的水準」。根據臺積電的規劃,第二座亞桑那州2廠將在2028年開始生產2奈米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