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空預算天文數字 對陸軍難交代

美對我軍售延宕,排擠未來新增軍事投資案。圖爲陸地機動車輛的魚叉飛彈。(摘自Boeing Defense推特)

前參謀總長郝柏村生前曾說句名言:「1個陸戰師,1年只要2億元。」意思是養地面部隊的成本並不高。拿郝柏村的話來對比海空軍的軍事投資預算,海軍岸置魚叉飛彈明年編列249億元,空軍採購的新式F-16V戰機,明年編列特別預算更高達430億元,海軍建7艘新式潛艦,預算2840億元,如此天文數字,反觀陸軍1年役期義務役要下基地還缺裝,陸軍看了怎能不眼紅?

賴政府第一任4年的軍事投資預算,其實以持續案爲主,新增案有限,因爲前任蔡政府時期,美國對臺軍售超過200億美元,但所有重大軍售案均延宕,交貨延後,付款高峰期也得順延,所以賴政府這任4年的軍投預算,多半在支付前任政府所簽訂的軍售款項,手頭很緊,並不寬裕。

海空軍的裝備本就花錢,而偏偏陸軍現在缺裝又缺人,對照更加鮮明。前陣子,陸軍守備旅幹部在走投無路情況下,向國防立委請命,痛陳現有裝備及幹部不足,部隊根本無法下基地做測驗。對陸軍的基層部隊而言,海軍建造1艘潛艦,買1套岸置魚叉飛彈,空軍買1架戰機所需的預算,就可以養陸軍好幾個聯兵營。

明年度國防預算6470億元,創歷史新高,但服1年役期的義務役,分發到守備旅卻是缺裝,甚至通信裝備、防毒面具等都不夠,實在說不過去;其實,後備旅的裝備比守備旅更慘,用的還是老式步槍。

當然,郝柏村說養陸戰隊師只要2億元的話,也不是全對,因爲養兵的人員維持費沒有算進來,但是,軍方能花2840億元造7艘潛艦,連續3個年度砸近700億元買岸置魚叉飛彈,卻無法解決陸軍守備旅缺裝問題,確實很難對地面部隊的基層幹部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