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面1500米以下!明代沉船寶藏公開亮相
明青花人物故事紋大罐。(圖:海南網)
明青花花卉紋執壺。(圖:海南網)
明素三彩蓋罐。(圖:海南網)
明素三彩鷺形執壺。(圖:海南網)
明素三彩象形執壺。(圖:海南網)
據央視新聞報導,大陸國家文物局表示,「深藍寶藏——南海西北陸坡一、二號沉船考古成果特展」,將於今天下午在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開展。本次展覽是南海海域深海考古調查的成果專題展,也是大陸國內首展;屆時,沈睡在深海1500多米、歷經400多年的出水文物將首次公開亮相。
另據《海南週刊》報導,「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遺址」打撈上岸的是明代文物,該考古成果入選「202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2022年,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在進行航次工作時發現了它們。水下考古調查隨即啓動,逐步揭開了這兩艘沉船的神秘面紗。
408件(套)文物自深海來見
這次展覽將展出兩處沉船遺址出水的文物408件(套),全方位呈現考古發現、發掘過程、科技應用和成果,讓觀衆感受深海考古的魅力。
明代,隨着航海技術發展和海上貿易興盛,中國與世界各地之間的交流日益頻繁。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遺址的考古發現,揭示了明代中期海上貿易的繁榮景象和雙向流動特點。具體來說,一號沉船滿載着各式精美的中國瓷器,展現了當時瓷器外銷的盛況;二號沉船則以大量進口的烏木爲主要載貨,填補了以往研究的空白。
據介紹,經過3個階段的調查,南海西北陸坡一號沉船遺址共出水文物890件(套),其中瓷器佔了相當大的比例。此次展覽,超過三分之一的展品是青花瓷器(148件/套),工作人員按主體紋飾類別將它們分組,向觀衆展示。
花卉草木、禽鳥瑞獸、文字裝飾……觀衆可以在展櫃前細細觀賞這些瓷器上的精美紋飾,體會古人的審美和意趣,在方寸之間感受氣象萬千。
明代瓷器上的人物紋飾十分豐富,常以歷史典故或神話傳說爲題材,通過人物的動作和生活場景展現故事內容。西北陸坡一號沉船出水的瓷器上,出現了衆多人物紋飾,比如仙人、高士、仕女、嬰戲等,涉及醉八仙、昭君出塞、仙人乘槎等典故。
在所有442件(套)展品中,13件(套)琺華彩瓷器當數明星文物。琺華彩瓷器色彩豔麗,紋樣繁複精美,在大陸國內存量不多,歐美的博物館有一些收藏。這是第一次在沉船中發現並出水琺華器,考古工作者在進行搶救性保護後,首次觀察到了琺華器表面貼金的工藝,令人驚喜。
在南海西北陸坡二號沉船遺址,考古工作者共提取了38件文物,包括原木、陶瓷器、蠑螺殼、鹿角等。其中,排列緊密、碼放整齊的烏木原木構成了遺址的主要堆積,這與以往發現的多裝載中國陶瓷器的出口沉船明顯不同。
對比一號沉船出水的瓷器,明顯能看出二號沉船的出水器物更爲樸素。它們大多胎體較厚,素面無紋或紋飾簡單,數量極少。專家推測,這些器物爲當時船上人們日常生活的用具。
二號沉船載有大量國外的烏木,這些烏木外表皆呈黑色,經初加工,剝去樹皮、枝杈,截成一定長度,短者約0.6米,長者約2.5米,直徑9釐米至28釐米不等。烏木自古便是珍貴的木材,被廣泛用於製作各種器具。隋唐時期,便有中國大量從東南亞、南亞進口楠、檜、鬆、杉、蘇、烏等木材的記載。至明代,烏木更是成爲朝貢貿易的重要品類。
考古專家認爲,南海西北陸坡二號沉船很可能是來自廣東或福建的私人商船,它滿載中國的貨物至馬六甲進行貿易,返程時採購了產於印度洋地區的烏木,在經過南海西北陸坡時,不幸失事。
除了一號、二號沉船的出水文物,此次展覽還將展出從故宮博物院、山西博物院、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處借展的文物共34件(套),包括烏木製品、瓷器等。此舉旨在展示同一時期或同一類型的器物,供觀衆進行比較。
如何打開水下1500公尺的時光寶盒?
來看這次特展,不能只看文物。南海深海考古的過程、技術應用等文物背後的故事,同樣精彩。此次展覽通過文字、圖片、視頻、實物展覽等方式,展示了中國在深海考古領域取得的重大突破。
1500公尺的深海是什麼概念?在海洋學中,1500公尺深度屬於半深海帶,幾乎沒有陽光射入,也被稱爲海洋的「午夜區」。該區域的水溫常年保持在3℃到4℃,靜水壓力是海平面的150倍。
深海考古是水下考古領域極具挑戰性的分支。考古工作者開展深海考古,不僅要面對複雜多變的水文和氣候環境,還需通過多領域、跨學科協作完成任務。
在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遺址考古工作中,我國考古工作者首次採用了一系列新技術、新裝備,在探索深海考古調查技術與裝備研發等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
「探索一號」「探索二號」科考船前往沉船所在水域,布放「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獅子魚」號水下遠程遙控機器人……展覽將通過多組圖片,展示深海考古工作的細節。
「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無人潛水器(ROV)、多波束測深儀、側掃聲吶等裝備,使得考古團隊能在深達1500公尺的海牀上進行考察和文物提取;
科考船「探索一號」「探索二號」等作爲工作母船,提供了考古調查和打撈工作的平臺,且配備了動力定位系統,能在惡劣海況下穩定作業;
使用超短基線、長基線和慣性導航相結合的綜合定位技術,提高了定位精度,爲全景攝影拼接、三D雷射掃描、物探掃測和文物標註提供了準確的位置信息……
完成一次深海考古任務,往往需要進行多次水下作業。每一次下潛,從入水到出水,稱爲一個潛次。一個完整的考古潛次通常需要6小時到8小時,甚至更長時間。在南海西北陸坡的考古實際操作中,每個潛次的時長會受到任務類型、工作難度、設備狀況、海況等因素影響。
例如,某一次,載人潛水器於8時入水,9時抵達海底,17時離開海底,18時返回水面,整個過程持續了10小時,水下作業時間約爲8小時;另一次則是14時入水,15時抵達海底,22時離開海底並返回水面,水下作業時間約7小時。
每一次下潛前,考古團隊都會進行總體規劃,確定該潛次的具體目標,例如測繪、取樣、文物提取等。
在水下,考古工作者要採集影像資料,包括拍攝遺址全景、重點區域等,拍攝過程中需詳細記錄拍攝參數,確保數據完整可靠。
對已發現或新發現的重要文物,考古工作者要進行提取,提取過程全程拍照記錄,提取後按規範編號,還要對遺址的其他重要發現或疑似線索進行記錄,同時記錄在水下遇到的問題,如設備狀況、環境限制等,爲後續工作提供參考。
完成水下作業後,載人潛水器返回水面,考古工作者將獲取的文物、樣品等移交給接應人員,由接應人員妥善保管和處理。每個潛次獲取的各類資料都要系統整理,形成完整的潛次報告,報告通常包括任務概述、作業記錄表、影像資料、平面圖件等,這是考古項目重要的科研資料。
妙手回春,再現明代器物神韻
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遺址出水的文物,材質、器形多樣。這些文物長期受到海水侵蝕,常有海洋生物附着,保存狀況複雜,這給文物保護工作帶來挑戰。
展覽的第三部分講述的是出水文物保護的故事。觀衆可以通過圖文了解考古工作者如何保護修復出水文物,使其重現往日風采。
爲了儘可能地保護好這些珍貴的深海文化遺產,在發掘現場和實驗室兩個階段,考古工作者都會採取一系列科學有效的措施。
在文物出水的第一時間,文物保護工作人員會採取清洗、脫鹽、防腐、防黴等有針對性的現場穩定性保護措施,有效阻止、延緩文物因環境變化而造成損傷。
出水文物被運至實驗室後,工作人員會立即開展清洗、脫鹽、加固、脫水、緩蝕、封護、分析檢測等工作。
此次展覽將展出一些文物病害的圖片,在圖片中可以看到,陶瓷器出水後表面通常會附着一些海泥質、鐵鏽質污染物;部分琺華彩和素三彩瓷器,歷經500多年海水侵蝕,出現了剝釉和傷彩的情況;金屬器表面則有不同程度的鏽蝕。
「就出水陶瓷器保護而言,主要包括以下步驟:文物修復前的信息提取(文字記錄、拍照、電腦斷層CT掃描)—清洗—加固—脫鹽—粘接—乾燥—封護—在適宜環境中保存。」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的一位工作人員介紹。
通過一組組陶瓷清洗前後的對比圖,我們可以看到,剛出水的陶瓷污垢附着,顏色暗淡,清洗後的陶瓷潔白如玉,散發淡淡的光澤。可以說,正是文物保護工作人員的妙手回春,賦予了這些古老文物新生命。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覽專門設置了出水文物保護現場,將採用多媒體技術呈現文保工作,包括準備、實施、設備與方法等。
展廳還將配備VR設備和沈浸式裝置,通過場景復原等手段,增加觀展的趣味性,增強觀衆對考古工作、文物保護的理解。屆時,觀衆可藉助VR設備「潛入」海底,體驗水下考古。
透過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考古成果,我們得以一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風貌。不過,目前的考古發掘,只是揭開了沉船遺址神秘面紗的一角,考古工作還將持續多年,展覽也將根據沉船遺址考古新成果,不定期「上新」。
深海考古的難度遠超陸地考古,每一件出水文物都凝結着考古工作者的心血。他們在海波間前行,爲我們呈現歷史的吉光片羽。
我們也不能忘記,每一艘沉船背後都是一場海難,許多船員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500多年前的那一刻。在欣賞文物珍品的同時,大家也應銘記那些在汪洋大海上苦苦求索的先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