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迴應裁員風波:均爲不實猜測,屬正常的組織調整

家電巨頭海信集團正遭遇一輪因裁員而引發的輿論風波。

近日,有消息稱海信集團正在進行規模化裁員,裁員人數高達3萬人,裁員的整體比例約爲30%,分年前和年後兩批裁,具體裁員名單將於近期公佈。

對此,12月10日早間,海信集團發佈公開聲明稱,目前網絡流傳的關於海信裁員的相關數據信息,均爲不實猜測。對一些媒體和自媒體通過刻意誇張裁員數量和比例“博流量”的惡劣行爲,海信將通過法律途徑追究其相關責任。

海信表示,當前及未來一段時間,企業經營面臨着較大的不確定性和挑戰。對此,海信一方面主動進行創新升級,通過組織職能優化和各產業板塊差異化管理等措施,鼓勵內部創業,各產業板塊自主管理、做大做強;另一方面,開展組織變革與幹部競聘上崗等工作,進一步激發組織活力,提高經營效率。

“海信和大多數企業一樣,通過考評機制進行人力資源配置,每年年末都會根據企業業績和個人績效進行組織和員工的適度調整,對公司中高層和普通員工一視同仁,各層級有進有出。今年下半年以來,海信不斷擴展就業渠道,目前已經招聘了700名以上的2025屆大學畢業生。”海信方面強調。

另有海信集團內部人士向界面新聞記者印證了上述迴應,認爲這次調整是集團在年末年初正常進行的末位淘汰,像30%這麼高的整體裁員比例是不太可能的。

多名海信員工表示,集團各個部門基本上都有調整指標,具體調整比例可能依部門效益而定,效益好的部門調整幅度就少點,效益差的就多點。海信集團旗下兩家上市公司中,海信視像已經開始有所調整,海信家電還未啓動。

2019年底至2020年初,海信集團也曾被傳裁員,當時的消息顯示裁員比例爲10%左右,裁員人數不到萬人。彼時,海信集團迴應稱,裁員數據不實,因經營形勢嚴峻,高管帶頭降薪,通過末位淘汰加速員工隊伍“優勝劣汰”。

陳文是此次被調整的海信集團旗下網絡信息產業集羣的員工,他告訴界面新聞記者,其所在的產業集羣於11月成立,由幾家公司合併而來。

談及調整原因,不少海信員工認爲主要是爲了降本增效,而不只是末位淘汰。陳文稱,他的年度季度考覈並非排在末尾位置。爲了降本增效,即便產業集羣有盈利,依舊會有所調整,這當中也包括一向有盈利的智慧生活產業集羣。

調整背後,是海信集團的增長挑戰與競爭激烈的家電市場。

具體來看,海信集團營收支柱的黑電業務面臨業績壓力。今年前三季度,海信視像營收達406.5億元,僅同比上升3.63%,歸母淨利潤13.1億元,同比下降19.53%。

受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居民生活習慣變化、電視技術迭代緩慢等因素影響,國內電視市場早已進入飽和狀態,電視百戶保有量在2017年見頂後持續萎縮。

據洛圖科技統計,今年第三季度,中國電視市場品牌整機出貨量爲811.5萬臺,較2023年同期下降6.6%。另據產業在線數據,今年前9個月,彩電整體銷量同比增長4.1%。其中,出口量同比增長7.3%,內銷量同比下滑4.6%。

國內其他幾家以黑電業務爲主的上市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的經營情況都不太樂觀。四川長虹前三季度營收同比增加10.33%,歸母淨利潤下降28.03%;康佳表現墊底,營收同比下降超45%,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超124%。

通過贊助國際知名體育賽事、大屏化和高端化等策略,近幾年,海信視像的海外業務佔比穩定在50%左右。海外業務及高端線產品銷量的增長,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海信視像的盈利壓力。

海信的白電業務發展則是穩中有進,努力搶佔海內外市場。前三季度,海信家電營收達705.79億元,同比上升8.75%,歸母淨利潤27.93億元,同比上升15.13%。

今年國內白電市場消費需求不足,增長率不過個位數,海外市場卻有不錯的增長,增長率高達20%以上。在“白電雙雄”中,美的的海外業務更強,其智能家居業務營收達2154億元,同比增長10%;而更側重於國內業務的格力,公司營收約1467億元,同比下降5.3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220億元,同比增長9.3%。

從海信發佈的聲明來看,海信此次調整是爲了更好地應對挑戰,從而在來年的家電市場競爭中進一步穩固優勢,同時以優化後的組織架構重整上陣。

(文中受訪者陳文、江新均爲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