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喜歡董卿,不僅是因爲她深厚的主持功底,而是一種能力超羣

同事薇姐說她老公家出了兩個清華學生,到了她老公的時候,學習就不行了,至於她的兒子,就更不指望了。“我弟跟我說,千萬別逼着孩子學習,他想幹啥就幹啥吧”。薇姐聽起來灑脫的話中有一些無奈。

“是啊,現在學習並不是唯一的出路。只要肯幹,怎麼都能掙錢,都能過好。”另一位同事附和道。

他們的話讓我不知不覺想到很多事情,的確,只要肯幹,錢總是會掙到的。可是,一旦大人都認爲“學習不是唯一的出路”時,孩子的學習還有意義嗎?

“繼續上學,選擇性就會更多”

想到這個問題,我想與大家分享,最近觀看的一部關於高考的電視劇——《追光的日子》。裡面講述了很多學生的故事,真實接地氣,看過後不僅會回到自己爲“高考”三年衝刺的日子,還會得到很多感悟。

記憶比較深刻的一個故事,是關於留守學生賈坤的。從小父母在外打工,他寄居於親戚家。沒人管的賈坤對學習很放逐,常常不是倒數第一就是倒數第二。這樣的生活中,老鄉艾琳是他的一道光,關心他,照顧他,這讓賈坤感受到了溫暖,同時也萌生愛意。

爲了能在大城市立足,艾琳選擇去上海打工。賈坤知道後,想要直接放棄學業,跟着艾琳去上海。當老師問他去上海是否做了計劃後,賈坤回答:“如果有人欺負艾琳,我能打架”。

老師又問靠什麼養活自己時,賈坤說自己什麼都可以,只要和艾琳在一起。之後,老師說了一段話,讓賈坤放棄了衝動的想法。

老師說:“我認爲呢,你要是繼續上學,選擇性就會,當然你現在去上海,你也可以找到一份工作,每天會很辛苦,累的連家都沾不着,在一個小出租屋裡,混好了, 十年之後,你能買輛車,接她上班下班,每天省那十幾塊錢。

關鍵是你這麼做,她願不願意,人家得有多大的心理負擔,時間長了,你的心態有可能會發生變化,你會不自信,你的心裡會不平衡,你可能會對她的生活指手畫腳,她會很反感你。”

賈坤是很多學生的縮影,他們認爲自己可以爲愛奮不顧身,選擇輟學打工。可是對於沒有文憑、沒有學歷的人來說,在這個社會生存的選擇性會變得很小,大多數都會與苦力掛鉤。如此,還會覺得學習不是唯一出路嗎?

學習對孩子意味着什麼?

關於學習對孩子意味着什麼這個問題,我想先要改變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長的思維。“學習是唯一的出路”,並不是一句空話,更不是一句雞娃的話,而是一句真正能夠讓孩子明白學習意義的一句話!

學習對於孩子的意義,可以分爲四種,有些家長可能也沒探究到。看完本篇內容,你可以跟孩子講一講了。

第一種:學習的意義是爲了具備學習能力

學習不是簡單的學習書本知識,而是一門技術,一項能力。總有家長疑惑,爲什麼我的孩子學習成績不如別人家孩子,是太笨了嗎?當然不是,每個孩子的起點都是一樣的,不同的是別人家孩子具備了學習能力,因此學東西就會更快、更牢固。

而其他不具備學習能力的孩子,則是死記硬背,過一段時間就忘記。這種表現不僅僅是在學習書本知識上, 還包括學習其他的技能。如果掌握了學習能力,那麼未來在生活、工作中,無論遇到什麼困難, 都能夠快速學會並運用。

第二種:學習是爲了擁有選擇的底氣

學習不是一味的要孩子爭第一,考高分,而是在每一次選擇的時候,都能夠擁有選擇權,選擇自己更喜歡的工作,生活。這一點對於一生都非常重要。

第三種:學習是豐富精神世界,培養鬥志

我身邊很多父母都喜歡看央視董卿主持的《詩詞大會》、《朗讀者》等,在觀看節目的過程中,不僅跟着主持人穿越古今,領略中國文化的美妙,同時也提升了自己與孩子的文化底蘊。

當然,喜歡董卿的節目,不僅是因爲自身的收穫,還因爲董卿本身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蘊。她出口成章的魅力,吸引着大家的目光。

而董卿之所以有讓大家喜歡的魅力,是因爲她有着豐富的精神世界,而這是由從小不停地學習而來。包括到現在,董卿依然有着每天睡前讀書一小時的習慣,這種學習精神,值得推薦給所有的孩子。

第四種:擁有立足社會的核心競爭能力

鄰居王阿姨的女兒敏敏研究生畢業,整日在家無所事事,愁壞了王阿姨一家人。私下也有人議論說:這孩子讀書讀傻了,連一份正經的工作都找不小。

敏敏研究生畢業,從小是周圍鄰居口中的“別人家孩子”,如今的局面並非讀書變傻,而是她只會讀書,卻沒有學習到立足社會的核心競爭力。

我們要孩子學習,並非單純的獲得知識,而是在學習的過程中,懂得分享知識,使用知識,創造知識,這也就是一個人立足於社會所需要的生命力、創造力、競爭力等!

凌晨媽媽來叨叨:

所以說,“學習是唯一的出路”這句話不是考一個好的分數,考一所好的大學。而是具備學習能力,能有選擇的底氣,擁有豐富的精神世界,能夠立足社會。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