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志願精神 傳播人間真情

青海原子城鑄就了永載史冊的“兩彈一星”精神。在這片神聖的土地上,青海原子城紀念館巍然矗立。

2022年3月,一支由青年組成的青海原子城紀念館志願講解服務隊應運而生。他們懷揣着對歷史的敬畏與對未來的期許,積極發揮着紀念館的教育功能,將“兩彈一星”精神的種子播撒在青少年的心田,用生動的講述點燃了無數年輕心靈的愛國情懷。

爲了增強宣講的感染力,服務隊不斷創新宣講形式。他們精心編排情景劇,將歷史場景再現於觀衆眼前;他們打造微網課,讓紅色故事穿越時空的阻隔,觸達更多人的心靈。此外,他們還錄製了《221紅色故事》系列微課,將宣講變爲一種共鳴式的體驗,讓參觀者在感動中收穫知識與力量。

志願服務和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是新時代黨的社會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凝聚服務羣衆的重要載體。

青海圍繞重大戰略實施“志願助力”工程,專業志願者深入自然保護區、生態修復項目現場,開展環保宣傳、垃圾分類指導、植樹造林等活動,用實際行動守護綠水青山,提升公衆環保意識。開展志願服務“團結行”活動,採取文化交流、民族團結進步教育、互助幫扶等形式,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圍繞省委平安建設“十個一”要求,開展志願服務“平安行”活動,通過開展法治宣傳、安全防範教育、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等工作,爲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青海貢獻志願力量。

在西寧市城中區安寧路社區,一面鮮豔的錦旗靜靜訴說着一段暖心故事。這面錦旗,是孤寡老人趙瑞慶特意贈送給“螺絲釘志願者服務隊”的,以感謝志願者張連勝在他重病期間的緊急救助與悉心照料。

張連勝不僅會照料趙瑞慶的日常生活,更在老人病重之時整夜陪伴在側,直至老人病情穩定。“我只是想盡自己所能回饋社會。”這是張連勝的心聲,更是“螺絲釘志願者服務隊”全體成員的初心。他們像一顆顆螺絲釘,緊緊擰在社區這個大家庭中,解決着居民的急難愁盼。“‘螺絲釘志願者服務隊’就像一顆顆種子,在社區這片沃土中生根發芽,綻放出璀璨的光芒。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着愛與奉獻的真諦,爲社區的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安寧路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趙亞妮說。

青海圍繞基層治理實施“志願強基”工程,推動志願服務向社區延伸,建設社區志願服務站點,打造志願服務陣地平臺。開展“志願服務社區行”活動,引導志願者深入社區、深入羣衆,圍繞社區治理難點痛點,開展糾紛調解、法律援助、環境美化、鄰里互助等志願服務。將“一老一小”、新就業羣體、生活困難羣衆、農村留守人員及特殊羣衆等作爲“專業社工+志願服務”的核心服務對象,精心策劃實施社會工作服務項目,提供生活幫扶、就業援助、心理疏導、人文關懷、青少年關愛等專業服務。同時廣泛開展“健康義診”“陽光助殘”“暖冬行動”等志願服務活動,爲弱勢羣體送去黨的溫暖,幫助他們改善生活質量,增強自我發展能力。

社會工作人才培養與志願服務的核心在於人。青海堅持務實創新,推動“專業社工+志願服務”融合,通過組織開展社會工作者培訓、動員符合報考條件的人羣積極報考、開展志願者和社會工作專業人才能力提升工程等方式,大力發展多元化和專業化的人才隊伍。探索推動黨建引領“社會工作+志願服務”融合發展模式,豐富“專業社工+志願服務”內容,多渠道收集居民訴求,推進志願服務項目化運行。各企事業單位主動開放公共資源,打造具有地域特色、行業特點的志願服務站點。創新志願文化和志願精神培育方式,宣傳志願服務先進典型,講好青海志願故事,激勵全社會崇德向善、見賢思齊。出臺倡樹志願服務的文件措施、指導意見,通過深入開展“12·5”國際志願者日、“3·5”學雷鋒日、志願文化精神進校園、志願文化進社區進農村等活動,讓全社會受到志願服務薰陶,持續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