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咸寧:工廠化育秧助早稻生產提質
爲破解傳統水稻育秧“靠天吃飯”的難題,推動農業現代化轉型升級,今年,湖北咸寧在全市範圍內大力推廣工廠化育秧技術,通過智能化、集約化的生產方式,促進早稻生產提質增效。
3月11日,位於咸寧赤壁市中夥鋪鎮的育秧工廠裡,全自動早稻育秧流水線“火力全開”。經過擺盤、撒土、撒種、蓋土等工序,一塊塊長方形的育秧盤成品從生產線上“誕生”。
據悉,相比傳統的育秧方式,工廠化集中育秧大大提高了育秧效率和秧苗質量,移栽時間也比傳統育秧縮短10多天。用精量播種機節約種子,播種很均勻,育出的秧很勻稱。基質育秧,秧苗很健壯,抗寒、抗高溫、抗低溫能力都很強。工廠化育秧還可以幫助農戶規避不利的、極端的自然風險。
這家循環運動式育秧工廠,全年可供應保障3萬畝水稻機插秧苗需求。在工廠裡,4條立體循環運動式育秧設備對秧苗進行智能化培育,工人們通過手機APP便能控制廠內的溫度、溼度、光照強度以及二氧化碳濃度。
今年,咸寧市全力推廣工廠化集中育秧、“麻地膜”育秧等技術,組織農技專家走進田間地頭對早稻育秧等關鍵技術環節進行指導,全力保障春耕生產。該市計劃種植早稻39.34萬畝,全市24個水稻工廠化集中育秧中心可滿足全市11.8萬畝早稻機插秧苗的需求。(羅世喜、李瑞豐、肖天勝、張奧深、全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