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歸一中憲法 兩岸纔有兄弟情
旺報社評
賴清德日前出席獨派大老辜寬敏紀念會,引用辜寬敏的「兄弟之邦」定位兩岸關係。從臺獨到兄弟之邦,賴清德不斷修正兩岸論述,希望爭取理性選民的認同、美國的支持,並避免引發更嚴重的臺海危機,但「兄弟之邦」的定位,能夠舒緩兩岸關係嗎?
兄弟之誼 盼和睦相處
兩岸議題是參選總統的必考題,有意問鼎大位的人都無法逃避,對賴清德來說尤其如此,不但臺灣民衆關心,連美國和大陸都密切關注,甚至可以說是他能否勝選的關鍵。辜寬敏的「兄弟之邦」,是當年迴應習近平「兩岸一家親」的說法;其重點是希望大陸認知臺灣已經和大陸分家,要承認臺灣是一個國家。
賴清德引用辜寬敏的「兩岸一家親」論點,加上他曾多次提及「臺灣已經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不必再宣佈獨立」,外界自然希望他說清楚「兄弟」與「邦」的定義,及如何落實他所說「兄弟之邦是兩岸相處之道、是兩岸應該走的方向」,但至今並未見到賴清德更進一步的論述。
賴清德應該說清楚,兩岸兄弟之邦的連結是什麼?既然是兄弟,表示他認同兩岸是一家人關係。事實上,從兩岸擁有共同的淵源、文化傳承以及生活、歷史經驗等看來,兩岸確實是一家人,同屬中華民族。若能以中華文化爲基礎,願意爲兩岸關係建立合理的定位,爲兩岸創造共同的利益,應能尋找到賴清德所主張的「和平保臺」之道。
但辜寬敏兄弟之邦的重點,並不是強調兄弟的淵源,而是「兄弟分家」,就像從英國獨立出去的美國,或是澳洲、紐西蘭與英國的關係。美國打了一場爲時8年且涉及歐洲其他強權的獨立戰爭後,脫離英國殖民統治。澳洲和紐西蘭屬於英國和15個大英國協王國成員國所組成的共主邦聯,這些國家共同推舉英王爲國家元首,伊莉莎白女王過世後,紐、澳宣佈尊奉查爾斯國王爲國家元首。兩岸的情況與上述英國和美、紐、澳完全不同,辜寬敏所說的兄弟之邦,並不適用於兩岸。
更重要的是,身爲中華民國總統參選人,賴清德當選就職,需宣誓遵守憲法,兩岸關係自應依憲法論述。從這個角度來看,以「一中」爲核心、以「各表」作爲打開兩岸僵局鑰匙的九二共識,是目前可見唯一合憲又具實踐性的兩岸論述。無論這個「一中」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還是中華民國,總之就是「中國」,這是兩岸最大公約數。
臺海不寬 和平需經營
「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顧問趙春山近日受訪時表示,賴清德曾向他詢問有關大陸的對臺政策。趙春山表示,當時他建議賴清德接受「九二共識」,但賴沒有迴應。民進黨人向來對九二共識有所忌憚,甚至有「九二共識就是一國兩制」的錯誤認知,因此不願給九二共識任何機會,但蔡英文執政7年始終無法提出足以取代九二共識的論述。
民進黨總是強調臺灣的主體性,既然如此,爲什麼九二共識就只能採取對岸的說法呢?事實上,不久前馬英九在訪陸祭祖之旅中,數度提及國民黨版的九二共識,顯然馬英九和大陸對九二共識都有自己的詮釋,大陸並不同意馬英九的主張,但不公開否定,得以維持雙方的互信與合作基礎。那麼,民進黨何不提出自己的版本?。
賴清德企圖以兄弟之邦定位兩岸關係的同時,還提到「相信臺灣海峽足夠寬闊,可以容納臺灣與中國生存發展」,這恐怕又是個不現實的說法。客觀上,平均寬度僅180公里的臺灣海峽實在稱不上寬,主觀上,自去年裴洛西訪臺後,臺海中線已形同消失,共機軍攻臺僅需200秒,臺海再也寬不起來了。
作爲臺南市長或民進黨黨主席的賴清德,或許可以不必在意兩岸關係,既然決定競逐總統大位,就必須清楚表達他的兩岸論述,如果只是流於口號,企圖模糊以對,就是騙選票的政治表演,無法爲兩岸和平創造契機,更無法取信於選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