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市民歡迎獎的羊肉 來自上海首個樓房養羊基地

獲市民歡迎獎和金獎的羊肉,來自上海首個樓房養羊基地

1000多隻羊如何上樓“安家”

在上海,1000多隻羊“上樓”了。

來到松江石湖蕩鎮新姚村,一排排新落成的徽派樓房古樸典雅。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很難想象裡面住着的不是村民,而是山羊。

這是由上海歧創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建設的上海首個樓房養羊基地,同時也是上海唯一的黑山羊規模化養殖基地。在這裡,山羊們住在灰瓦白牆的樓房內,吃着中藥配方餐,不少還是“混血兒”。

近日,記者實地走訪了養殖基地,探尋“農業上樓”背後的科技密碼。

樓房養羊沒先例

樓式羊房共有5棟,建築面積大約7800平方米,3棟是兩層樓,2棟是一層樓。每棟樓都設計了兩條通道,一條供工作人員和飼料通行,另一條則是山羊專用。

爲何要“上樓”?“企業效益需要規模化養殖才能顯現。”上海歧創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虞志岐解釋,原先公司採用傳統養殖模式,生產面積有限。在市農業農村委都市農業項目的政策支持下,養殖場進行了全方位改造,擴大了養殖面積,提升了養殖效率。

實際上,農業上樓在上海算不上稀奇事,松林集團此前已建起規模化的樓房養豬場,生豬們吃精心配比的“營養餐”,夏天吹空調,冬天睡地暖,還有機器人24小時打掃衛生。

不過,樓房養羊在上海還沒先例。

虞志岐曾經外出考察過,瞭解浙江湖州等地的樓房式養殖基地,發現很難完全照搬。“外地的湖羊屬於綿羊,抗寒能力較強,所以養殖樓房是敞開式的。但山羊耐寒性較弱,所以在樓房設計上必然有所不同。”

這沒有難住虞志岐團隊。他不光是養羊人,還有另一重身份——建築設計從業者,跨行的經驗運用到封閉式樓房養殖系統設計,具有江南水鄉特色的樓房養殖基地由此誕生,去年9月正式投用。

氣味調節,是首要關注的問題。羊舍內安裝有傳感器,檢測溫度、溼度、氨氣、臭氣等濃度,工作人員不用到羊舍,就可以查看室內各項數據,不僅可以手動開啓通風裝置,也可以設定閾值,達到一定標準後自動啓動。

針對不同的時節,羊舍內部安裝了兩套通風系統。在夏天,溼簾機與排風扇組合發力,一邊進冷風,一邊排熱風,溫度可維持在30℃以下。這套系統會形成內部空氣流動,不適用於冬天保溫。因此,團隊又設計了一套適用於冬天的系統,在羊舍頂部安裝風管式的排風機,就像抽油煙機一樣,將過量的氨氣、二氧化碳等向上抽排出去,使室內溫度維持在10℃左右。

在氣味之外,糞污處理同樣是設計重點。

不同於傳統小農戶的人工處理模式,樓房內羊圈底部安裝了自動刮糞機,將羊糞顆粒通過糞污管道集中到地下糞池,再通過乾溼分離機進行處理,幹糞由工作人員裝袋,作爲有機肥原料售賣給有機肥加工廠,與其他有機物攪拌融合成有機肥,供周邊農業種植戶使用,成爲又一收入來源。

在這裡,羊兒們擁有唯一的身份證,只要掃一掃耳後的耳標和電子芯片,就能將出生時間、家族譜系等信息盡數掌握。

尋找差異化優勢

歧創曾是崇明白山羊養殖戶。彼時,虞志岐和松江人秦忠、王斌成立公司,在新姚村租地,從崇明引入白山羊,開啓農業領域的創業。

雖然王斌有過養豬方面的畜牧經驗,實際碰到的困難卻比他們想象的要複雜許多。虞志岐告訴記者,上海消費市場雖然大,但主要還是以江蘇南通、啓東以及山東曲阜等地的外來羊肉居多,流通量大概佔到70%至80%,還有一些是國外進口的羊肉,本土羊肉僅佔10%左右。

由於基地生產面積有限,加上上海本土養殖以崇明白山羊爲主,企業不可避免地面對同質化競爭的問題。“崇明本土養殖企業在養殖技術、疾病防控治療等方面經驗豐富,且當地已經形成了較爲完整的產業鏈,我們在松江看起來有些‘孤孤單單’,沒有很大的優勢。”

一邊是經營上的“愁眉不展”,一邊是羊場建設的持續投入,公司管理層一直在尋找出路。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們在湖南瀏陽吃到了湘東黑山羊,沒有羶味,肉質鮮香。頓時眼前一亮。經過一番討論,他們決定改養黑山羊,用差異化的品種打出一片天。

湘東黑山羊原產於湖南省瀏陽市,分佈於湖南省的長沙、株洲、醴陵、平江及江西省的銅鼓等地,全身爲黑色,油光發亮。“由於當地小農戶不太注重保種養殖,湘東黑山羊的品種出現了退化,養殖週期長,抗病能力較差,且個體較小,最多隻能長到65斤。”最初,虞志岐和合夥人只能通過觀察外形,挨家挨戶蒐集了120餘頭純種湘東黑山羊。

養殖初期並不順利。由於引種回來的湘東黑山羊家系不清,以及在疫控方面的經驗缺乏,雜交之後出生的小羊存活率不是很高。後來,在區動物疫控中心的幫助下,基地的黑山羊通過基因檢測的方式,明確了6個家系,避免近親繁殖,加之疫控手段的提升,小羊存活率已達九成。

走向更大市場

生存難題解決了,緊接着就是經濟效益問題。

與很多本土羊種一樣,湘東黑山羊由於個體小,且養殖週期長,從投入回報率上看,很難受到青睞。市場上較爲普遍的一個選擇是,通過與其他羊種雜交,在口感、體型等方面儘量尋找到一個平衡點。

在市動物疫控中心建議下,歧創相繼引進雲上黑山羊、努比亞黑山羊兩個新品種,雜交出雲湘、努湘兩個新品種。

“努湘黑山羊的經濟性比較高,一年可以長到八九十斤,比湘東黑山羊多了1/3,出肉率高,抗病能力比較強,而且口感與湘東黑山羊較爲類似,是公司未來的主要養殖方向。”虞志岐告訴記者。

不光是育種,這裡的養殖也漸趨精細化。就拿吃的來說,山羊們吃的是科學配比餐,甚至還吃上了中草藥。

“最開始,我們每天給山羊們餵食精料,由玉米、豆粕等製成,後來發現它們的生長狀態不是最佳。”現在,山羊們早上吃豆莢、花生藤,還有進口的苜蓿草等,晚上食精料,裡面還添加了獨家配方的中草藥。“這些中草藥用於增加免疫力,減少肉質中羶味物質生成,是可吸收、無殘留的。”

在2020年上海地產優質羊肉品鑑和宣傳推介活動上,歧創黑山羊就獲得了市民歡迎獎和金獎。在2024年活動的盲選環節,很多市民代表嘗過歧創羊肉後讚不絕口。

“隨着養殖面積的擴大,以及養殖技術的提升,我們正準備走向更大的市場。”經農業農村部備案,公司建有專門的屠宰點,打通從生產、加工到銷售的全流程,爲品牌化發展打通了路徑。

虞志岐說,未來基地能繁母羊數量估計可達2500多頭,每年出生小羊約7000頭,供應市場肉羊在6000頭左右。(記者 束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