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雷達|太美醫療二衝港股:業務模式遭質疑,三年多累虧近14億元

科創板IPO上市申請未通過審覈後,浙江太美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太美醫療”)計劃轉戰港股。7月30日,該公司第二次遞交港交所IPO上市申請材料獲披露。

界面新聞了解到,太美醫療於2021年12月向上交所科創板提交上市申請,但於2023年3月5日遭上交所上市審覈委員會認定“不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或信息披露要求”,其A股上市申請遭終止。2024年1月29日,該公司首次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材料。

毛利率波動

作爲一家在中國專注於醫學科學行業的數字化解決方案供貨商,太美醫療成立於2013年,從事設計及提供行業特定的軟件及數字化服務,以加速創新藥物及醫療器械等醫學科學產品的研究及開發(研發)及營銷。該公司的客戶主要包括醫藥及醫療器材公司等醫學科學公司以及受託研究機構(CRO)等第三方服務供貨商及臨牀研究機構。

中國醫學科學研發和營銷數字化解決方案市場高度分散,以2023年的收入計前五大市場參與者的市場份額佔比爲23.1%。據灼識諮詢,太美醫療是中國最大醫學科學研發數字化解決方案供貨商,2023年收入佔據8.2%的市場份額。

2021年至2023年及2024年前3月(往績記錄期),太美醫療實現總收入分別是4.66億元、5.49億元、5.73億元及1.32億元。於往績記錄期間,該公司的毛利分別爲1.64億元、1.85億元、1.79億元及4950萬元,毛利率分別爲35.3%、33.8%、31.2%及37.5%。

於往績記錄期間,太美醫療旗下雲端軟件銷售收入分別爲1.97億元、2.11億元、2.01億元及4530萬元,分別佔當期總收入的42.3%、38.4%、35.2%及34.3%;數字化服務收入分別爲2.69億元、3.38億元、3.7億元及8670萬元,分別佔當期總收入的57.6%、61.6%、64.5%及65.7%。

據介紹,該公司的雲端軟件及數字化服務主要通過我們的兩個數字化協作平臺(即Trial OS及Pharma OS)提供,公司還在開發Trials和無界等下一代數字化協作平臺。於2023年,購買三種及以上產品或服務的客戶的收入貢獻達到77%以上。

2021年至2023年,太美醫療整體毛利率持續走低。該公司解釋稱,這是由於公司擴大數字化服務品類的同時,產生的開支(主要爲臨牀研究相關成本)增加導致數字化服務及定製產品的毛利減少;2023年公司在戰略上優先發展SaaS產品,並停止定製產品的部分業務。

成立以來持續虧損,2021年以來虧損近14億元

自2013年成立以來,太美醫療一直處於虧損狀態,於可預見的未來(包括2024年),公司將繼續處於虧損狀態,屆時將繼續產生經營現金流出。

招股書顯示,2021年至2023年及2024年前3月,該公司分別產生虧損淨額4.8億元、4.23億元、3.56億元及1.18億元,累計虧損淨額13.77億元。此外,於往績記錄期間,該公司經營活動所用現金流淨額分別爲2.18億元、3.29億元、3.51億元及1.13億元。

“爲了長期增長,公司不惜犧牲眼前的回報”,太美醫療招股書指出,於往績記錄期間,公司分別產生銷售開支1.79億元、1.85億元、1.5億元及2435萬元,分別佔同年╱期總收入的38.5%、33.6%、26.3%及18.4%,而員工成本分別佔該等銷售開支的68.3%、76.1%、67.1%及72.7%。

同時,此前該公司開發部分新軟件和更新現有軟件需要大量資源,如但不限於醫學科學營銷軟件的SaaS轉型。2021年至2023年及2024年前3月,太美醫療產生的研發開支分別爲1.91億元、2.08億元、1.69億元及2715.9萬元,分別同年/期總收入的40.9%、37.9%、29.5%、40.8%及20.6%,而員工成本分別佔該等研發開支的84.1%、87.0%、87.7%、88.2%及85.6%。

“該階段已經過其高峰期。” 太美醫療於招股書中稱,於2023年其優化了效率較低的產品線,鑑於已於2023年基本完成醫學科學營銷軟件的SaaS轉型,公司預計客戶流失和短期收入虧損將有所緩解,公司已將重點轉向推廣ONECEM解決方案(該解決方案的利潤率高於之前提供的定製化醫學科學營銷軟件),預計將進一步提高毛利率。此外,該公司還精簡了研發人員人數,以致2024年3月31日研發人員數量大約爲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一半,由361名減少至186名。

考慮到公司淨虧損主要歸因於歷史因素,該等因素在新發展階段不再適用或預計將得到緩解;中國醫學科學研發和營銷數字化解決方案市場的前景;公司旨在基於過往業務擴張計劃實現長期增長;及公司爲管理成本及提高運營效率付出的努力,太美醫療董事認爲,該公司擁有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於往績記錄期間,太美醫療的若干主要供貨商於有關年度亦爲公司客戶,公司稱“這符合行業慣例”。該公司五大供貨商的兩家(即泰格醫藥集團及供貨商C)向公司提供SMO服務(特別是臨牀研究現場管理及運營),其能夠使太美醫療提供數字化SMO業務管理服務,彼等亦爲公司客戶並採購醫學科學研發軟件。

由於相關項目的完成,自供貨商C的採購已於2023年停止;於2021年、2022年及2023年,該等客戶分別佔公司總採購額的8.1%、3.6%及4.5%;該等供貨商分別佔銷售額的0.0%、0.1%及0.1%,毛利率分別爲72.6%、57.3%及35.0%。太美醫療於2021年主要銷售利潤率較高的醫學科學研發軟件,而公司亦於若干項目中向泰格醫藥集團銷售數字化SMO業務管理服務(公司並無自泰格醫藥集團採購SMO服務)。

此外,於往績記錄期間,太美醫療的貿易應收款項及應收票據主要包括客戶因購買公司的雲端軟件及╱或提供數字化服務而應付的未付款項。於往績記錄期間,該公司的貿易應收款項及應收票據總額分別爲1.01億元、1.3億元、1.46億元及1.46億元,貿易應收款項及應收票據週轉天數分別爲64.2天、76.7天、87.9天及99.7天。

曾衝刺科創板IPO,因“未主要依靠核心技術開展生產經營”未過審

太美醫療招股書顯示,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執行董事、董事長兼總經理趙璐及其配偶唐麗莉,僱員持股平臺及舟山憶瑾及新餘深空構成我們單一最大股東集團,能夠行使公司約33.35%的投票權。

自2016年1月至2020年9月,該公司完成8輪融資共募集資金超20億元,獲得騰訊、經緯創投、北極光創投、軟銀中國資本、雲鋒基金、賽富投資基金等知名機構投資。於2020年9月最後一輪公開融資後的公司估值是81億元。

早在2021年,太美醫療就開始奔赴公開資本市場。2021年12月29日,該公司遞交科創板IPO上市申請獲上交所受理。但此後經過多達三輪的問詢,該公司於2023年3月15日上會,卻最終被上交所上市審覈委員會認定“不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或信息披露要求”。

上市審覈委員會審議認爲,太美醫療未主要依靠核心技術開展生產經營,未充分披露有利於投資者作出價值判斷和投資決策的重要信息,不符合科創板上市相關規定。界面新聞了解到,在審覈會上,太美醫療在審覈問詢中被重點關注4個方面問題:

2023年3月17日,上交所對太美醫療出具有關終止過往A股上市申請的函件。太美醫療港股招股書稱,董事並不知悉有關上市申請已提請彼等注意並可能造成重大不利影響的任何事宜或發現,或可能對公司此次港股上市的適合性造成重大不利影響的任何事宜。

同時,根據聯席保薦人進行的獨立盡職調查工作,概無有關上述關鍵問題的其他事宜須提請港交所垂注。除創新特色意見及文件披露意見外,上交所概無其他有關過往A股上市申請的意見,且公司與上交所或任何參與過往A股上市申請的工作組之間概無任何意見分歧。

根據太美醫療於2023年3月初提交的科創板IPO上會稿,該公司擬募資20億元,用於臨牀研究智能化協作平臺升級項目、臨牀研究企業端系統研發升級項目、獨立影像評估系統研發升級項目、藥物警戒系統研發升級項目等,其中,公司稱,擬通過購置房產方式獲取上述募投項所需辦公場所,將通過公開市場價格購買不超過 26000 平方米的辦公樓,房產購置所需資金在“臨牀研究智能化協作平臺升級項目”中統一歸集。

對於港股IPO募資用途,太美醫療需求有所改變。最新招股書顯示,該公司擬將其中約35%將用於優化並升級Trial OS平臺及Pharma OS平臺及其各自的雲端軟件及數字化服務;約30%將用於提升核心技術及研發能力;約10%將用於強化銷售及營銷能力;約15%將用於選擇性地尋求公司認爲將能擴充現有產品及服務品類,擴大客戶基礎及提升技術能力的戰略投資及收購;約10%將用作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