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民營經濟“一池春水”

民營經濟是國民經濟發展的生力軍,是推動創新、促進就業、增強經濟韌性的重要力量。當前,面對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民營經濟座談會再次釋放出“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的鮮明信號,強調以創新爲引擎,激活民營企業發展動能,爲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站在新起點上,民營企業唯有乘勢而上、破局突圍,方能書寫新時代的奮鬥篇章。

政策護航,厚植民營經濟成長沃土。優化營商環境是激發市場活力的關鍵之舉。政府需以系統性思維完善制度設計,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全面推行“一網通辦”“跨省通辦”,構建全生命週期服務體系,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強化金融支持,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普惠金融和供應鏈金融,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困局。完善產權保護法治體系,嚴厲打擊侵權行爲,建立知識產權快速維權機制,讓企業“創新無懼、投資無憂”。通過構建“政策直達、服務直通、訴求直報”的政企互動平臺,動態響應企業需求,以精準化、長效化舉措護航民營經濟行穩致遠。

創新引領,鍛造轉型升級核心引擎。創新是民營企業突破瓶頸、贏得未來的制勝法寶。政府需強化頂層設計,完善創新生態鏈。加大基礎研究投入,設立專項引導基金支持“卡脖子”技術攻關,推動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能源等戰略性領域突破。構建“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機制,支持龍頭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搭建共性技術研發平臺,加速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鼓勵“專精特新”發展,建立梯度培育體系,對隱形冠軍企業給予品牌推廣、市場拓展支持,推動產業鏈向高端化、綠色化延伸。完善創新容錯機制,簡化科研經費管理流程,激發企業“敢爲天下先”的探索精神,讓創新活水奔涌不息。

聚才興業,構築高質量發展智力高地。人才是企業創新的第一資源。政府需打破體制機制束縛,推動人才要素向民營企業集聚。實施“人才強企”戰略,建立重點產業人才需求目錄,通過“揭榜掛帥”“候鳥專家”等柔性引才模式,吸引全球頂尖人才參與關鍵技術攻關。優化人才服務保障,打破戶籍、檔案限制,推行“一卡通”服務,在住房保障、子女教育、醫療養老等領域提供定製化支持,讓人才“心安之處即故鄉”。鼓勵企業創新激勵機制,探索股權激勵、項目分紅等多元化分配方式,激發團隊創新潛能。通過構建“人才引領產業、產業集聚人才”的良性循環,爲民營經濟注入生生不息的智慧動能。

(浙江省長興縣和平鎮張寶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