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京西古道保護力度
作爲一名來自基層的代表,全國人大代表、門頭溝區妙峰山鎮炭廠村黨支部書記邢衛兵一直非常關心鄉村經濟振興。2024年,在全國人代會期間,邢衛兵代表圍繞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稅務問題提出了建議。“我記得很快國家稅務總局就聯繫了我,對我提到的建議進行回覆。”邢衛兵說。
過去一年,基於本職工作,邢衛兵十分關注“三農”問題和鄉村振興。“我會特別注意觀察,其他地區是否有優秀的經驗可供學習和推廣。”北京青年報記者瞭解到,此前,邢衛兵就曾專門到河北等地學習景區運營,並結合門頭溝區的“冷資源”,成功在神泉峽景區打造了“冰瀑”。神泉峽景區在炭廠村集體經濟發展中扮演着關鍵角色,是推動其經濟增長與產業升級的重要引擎。在景區的帶動下,炭廠村集體經濟收入顯著提升。
邢衛兵告訴北青報記者,今年他帶來的建議仍是聚焦身邊的資源——京西古道。
炭廠村位於門頭溝區妙峰山鎮西北部,京西古道景區位於妙峰山鎮水峪嘴村,二者同屬妙峰山鎮,在地理位置上較爲接近。一直以來,邢衛兵十分關注京西古道的保護和發展。
京西古道作爲古代連接京城與西部山區及塞外的重要通道,承載着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是研究古代北京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實物資料。然而,由於長期的自然侵蝕和人類活動影響,古道的基礎設施面臨諸多問題,如路面破損、標識缺失、周邊環境雜亂等。
近年來,北京市政府和門頭溝區都十分重視京西古道的保護與提升。政策層面,政府出臺了一系列保護和開發政策,如設立專項保護資金,用於京西古道的修繕與維護,確保這一歷史文化遺蹟的完整性。去年門頭溝區加強古道保護,京西古道成功入選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
同時,除了北京有京西古道,在京津冀甚至更廣的地域內,也有衆多知名古道,如太行山東麓大道從北京出發,沿着太行山脈東麓向南延伸,直至晉冀魯豫邊界;燕山南麓大道是京津冀地區東部的重要交通幹線。
邢衛兵說,他希望在保護京西古道的基礎上,由國家有關部門統籌,加大與其他省市的聯動,由京津冀古道分佈的所在地政府與社會各界共同參與,形成合力。加大總體協調力度,做好保護修繕和環境整治工作,針對重要點位啓動保護性修繕工程。同時,整合沿線山水資源,進一步做好文化價值闡釋工作,推動文旅融合發展。文/本報記者劉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