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風險 可選類全委帳戶
圖/業者提供
投資型保單的投資標的安全嗎?壽險業者指出,市場上最常連結的標的主要以全權委託帳戶、共同基金和指數股票型基金(ETF)爲最多,根據不同的標的可能由專業機構或保戶自行調整投資配置,並依照市場環境與時機點調整配置比例,但投資型保單並非短期獲利工具,投資風險也需保戶自行承擔,若擔心風險可選擇類全權委託帳戶或附保證機制的商品。
針對投資型保單的投資標的和調整方式,臺灣人壽表示,依據「投資型保險投資管理辦法」,投資型保單連結標的範圍廣泛,但以實務上來說,通常以全權委託帳戶、共同基金與ETF等爲最大宗。其中,全權委託帳戶由專業投資機構根據市場變化、經濟環境與投資策略進行資產配置與交易時點決策,例如在景氣成長時提高股票配置比例,景氣下行時則增持債券或貨幣市場工具,以降低風險。
共同基金與ETF則由保戶依據投資理財目標、風險承受度與資產配置偏好,自行決定是否調整投資標的與配置比例,建議保戶每季透過保單價值通知書進行檢視與調整。
富邦人壽指出,以富邦人壽爲例,依據不同商品類型,保戶每年最多有12次免費轉換次數,可根據市場變化、年齡和風險承受度靈活應對。對於無暇管理投資的保戶,類全權委託帳戶可交由專業投信代操,靈活應對市場波動。富邦人壽提醒,投資型保單需自負盈虧,但對於擔心風險又擔心市場波動的保戶,可選擇具「附保證機制的投資型類全委保單」,此類商品提供身故保證,不論市場表現如何,保戶仍可獲得基本保障,加上專業投資團隊的資產配置與風險管理,適合作爲長期財務規劃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