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去年年末北京市國企(不含金融)資產總額9.31萬億元
原標題:截至去年年末全市國企(不含金融)資產總額9.31萬億元
本市亮出最新國有資產細賬
昨天(29日),北京市第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了《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2023年度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的綜合報告》和《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2023年度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的專項報告》,報告全面反映了2023年國有企業、國有金融企業、行政事業單位和國有自然資源等各類國有資產管理、使用、處置和監督的實際情況。截至2023年末,全市國有企業(不含金融企業)資產總額爲9.31萬億元,負債總額6.17萬億元。未來,本市將持續加大科技創新工作力度,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國有資本向前瞻性產業以及未來可能形成主導產業的實體經濟領域佈局。
市級國有企業資產總額7.12萬億元
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末,全市國有企業(不含金融企業)資產總額9.31萬億元,負債總額6.17萬億元,所有者權益3.14萬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權益2.16萬億元,資產負債率66.2%。其中:市級國有企業資產總額7.12萬億元,負債總額4.57萬億元,所有者權益2.55萬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權益1.66萬億元,資產負債率64.2%。
全市國有金融企業資產總額9.96萬億元,負債總額9.03萬億元,形成國有資產0.51萬億元。其中:市級國有金融企業資產總額9.76萬億元,負債總額8.86萬億元,形成國有資產0.48萬億元。全市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總額1.41萬億元,負債總額0.20萬億元,淨資產總額1.21萬億元。其中:市級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總額0.75萬億元。國有土地總面積35.49萬公頃,發現各類礦產129種,森林資源面積85.32萬公頃,全年平均降水量727毫米,平原地區地下水平均埋深14.7米,自然溼地資源面積0.3萬公頃,自然保護地面積約36.8萬公頃。
引導83家單位向社會共享科研儀器
本市持續縱深推進國資國企改革,加強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深入實施全員績效管理,激發企業內生活力。制定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等政策文件,實施研發費用全額視同利潤等一攬子支持政策,率先開展國有企業研發準備金試點,推動企業創新發展。加大高精尖產業領域投資佈局,國有資本佈局不斷優化,國有企業活力持續釋放。
報告顯示,去年,通過創新多元化科技金融體系,推動中關村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獲批,引導銀行設立70家科技金融專營機構。深化綠色金融改革創新,北京綠色信貸、綠色債券規模保持全國領先。加快發展養老金融,落地個人養老金、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等多項試點,助力首都養老事業和產業協同發展。
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方面,嚴把資產入口關,制定辦公設備、軟件、專用設備等資產配置標準,規範配置行爲。守好資產出口關,嚴格規範資產處置,處置收入由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直接上繳至國庫,形成資金閉環。服務科技創新水平不斷提升,引導83家單位、促進1.4萬臺(套)近150億元的科研設施與儀器向社會開放共享,有效服務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持續鼓勵國有資產共享共用
報告指出,下一步,本市將持續提升國有資產管理和治理水平,深化改革推動國有資產高質量發展。抓緊抓實國企改革深化提升工作,確保2024年底新一輪深化改革完成70%以上主體任務。持續加大科技創新工作力度,加快發展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國有資本向前瞻性產業以及未來可能形成主導產業的實體經濟領域佈局。探索實施超額利潤分享、項目跟投等新型激勵機制。
加強國有金融企業監管,更好發揮金融支撐作用。根據國家層面金融監管制度頂層設計要求,及時修訂完善本市金融監管相關政策,嚴格落實各項監管規制,優化調整監管指標和監測項目,持續加強監管系統建設和優化升級。研究構建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防火牆”,完善風險監控預警機制,提高金融業穩健發展水平。
規範行政事業性資產管理,不斷提升資產管理效能。積極推進數據資產等新興領域資產管理試點工作,探索推進數據資產全流程管理方式,釋放數據價值。鼓勵國有資產共享共用,提高公物倉運作效能。研究建立資產管理績效評價體系,促進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節約高效利用。
(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