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觀平:拓展產業工人成長空間
來源:經濟日報
產業工人是創造社會財富的中堅力量,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製造強國的骨幹力量。近期發佈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提出,健全職業發展體系,促進產業工人成長成才。
近年來,隨着產業工人隊伍不斷壯大和綜合素質持續提升,我國全社會創新和創造成果層出不窮。與此同時,產業工人隊伍仍存在綜合素質總體不高、培養體系不夠完善等問題,需要暢通發展通道,解決好產業工人最關心、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更好激勵他們爲民族復興、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職業教育是拓展產業工人成長成才空間的基礎力量。職業院校在培養技能型人才中發揮着主陣地作用,也是孕育產業工人的搖籃。目前,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職業教育體系,2023年全國共有6500多所職業學校,開設約5.2萬個製造業相關專業點。要進一步補齊職業教育短板,推動職業人才培養與企業用人需求精準匹配,緊密結合“機器換人”“科技賦能”等新趨勢,與時俱進調整優化課程設置,實現從“校門”到“廠門”無縫銜接。
企業作爲技能人才培養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積極主動爲產業工人拓展成長成才空間。當前,技術更新與產業升級速度加快,廣大企業要綜合考慮企業發展和員工成長,加強職業技能培訓規劃,建立健全培訓機制,運用多種載體和平臺開展職業技能培訓,讓產業工人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實現自身價值。
勞動和技能競賽是產業工人一展所長、比學趕超的重要平臺。在滿足企業和一線需求、實現職工成長成才訴求上,勞動技能競賽大有可爲、大有作爲。應通過勞動和技能競賽發現人才,激發更多創新創造熱情。
爲產業工人成才提供廣闊空間,還應暢通職業發展通道,讓產業工人有奔頭、有勁頭。逐步完善技能人才與管理人才、專技人才之間的貫通機制,進一步打破職業轉換、崗位調整、職位晉級的限制,改變技術工人成長成才只能走職業技能序列“獨木橋”現象,爲技術技能人才提供向管理崗位流動的機會,搭建好橫向對應銜接、縱向跨界晉升的“立交橋”。 (作者:金觀平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