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早參 |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2023年處罰銀行保險機構4750家次

| 2024年4月1日 星期一 |

NO.1 央行:截至2023年末,存款保險基金存款餘額810.123億元

央行網站公佈2023年存款保險基金收支情況。截至2023年末,全國參加存款保險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共計3939家。2023年共歸集保費549.770億元,基金利息收入37.454億元,股利分紅3.475億元。爲推進金融風險化解,使用存款保險基金115億元開展風險處置,使用215.133億元歸還金融穩定再貸款。截至2023年末,存款保險基金存款餘額810.123億元。

點評:存款保險基金的健康運轉對於確保金融體系穩定、保護存款人利益具有重要意義。央行公佈的數據顯示,存款保險基金規模穩健,且有效運用資金化解金融風險,體現了在風險預防和處置方面的積極作爲。

NO.2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2023年處罰銀行保險機構4750家次,罰沒合計78.38億元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佈2023年法治政府建設年度報告。其中提到,提高監管執法震懾力。聚焦影響金融穩定的“關鍵事”、造成重大金融風險的“關鍵人”、破壞市場秩序的“關鍵行爲”,持續加大處罰力度。嚴肅懲處違法違規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嚴厲打擊惡意操縱、套取資金、掏空機構等行爲。嚴格執行雙罰制度,加大對高管人員的處罰力度,堅決打擊監守自盜、內外勾結、利益輸送等行爲。2023年,處罰銀行保險機構4750家次,處罰責任人8552人次,罰沒合計78.38億元。

點評: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的嚴格執法和高額罰金顯示了我國金融監管部門對違法違規行爲的零容忍態度,這對預防和減少金融風險具有強烈的震懾作用。此類動作也有助於規範市場秩序和提升金融機構的合規管理,進一步提高了金融市場的透明度和公平性,讓投資者和消費者獲得更多保護。

NO.3 南昌:4月起階段性取消首套房商貸利率下限

南昌發佈微信公號3月30日發佈南昌市人民政府關於調整南昌市首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限的公告。公告稱,決定階段性取消南昌市首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限,自2024年4月1日起實施。如後續評估期內(上季度末月至本季度第二個月爲評估期)出現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和同比連續3個月均上漲情況,則自下一個季度起,恢復執行全國統一的首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限。

點評:南昌取消首套房貸利率下限是爲了適應當地房地產市場狀況,符合因城施策的原則。此舉或有助於增加當地購房需求,對房地產市場產生一定的刺激作用。

NO.4 國家外匯管理局:我國外債規模保持基本穩定

國家外匯管理局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我國全口徑外債餘額爲24475億美元,較2023年9月末增長646億美元,增幅2.7%。從幣種結構看,本幣外債佔比47%,較2023年9月末上升2個百分點;從期限結構看,中長期外債佔比44%,與2023年9月末持平。2023年四季度,我國外債規模較三季度末回升,結構保持基本穩定。針對當前我國外債形勢,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表示,我國外債規模保持基本穩定,外債風險總體可控,預計我國外債規模將繼續保持穩定。

點評:國家外匯管理局的數據說明我國外債規模總體穩定且債務風險可控。在全球經濟形勢多變、貨幣政策分歧的背景下,中國保持外債穩定顯示了經濟和金融的內在強勁。

NO.5 光大銀行:光大集團擬4億元至8億元增持公司股份

3月29日,光大銀行(SH601818,股價3.12元,市值1843億元)發佈公告稱,光大集團後續擬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繫統以集中競價等合法合規方式增持本行A股股份,累計增持總金額(即本次增持和本次增持計劃合計金額)不少於人民幣4億元(含本數),不超過人民幣8億元(含本數)(簡稱本次增持計劃)。

點評:光大集團增持光大銀行股份可能表明其對銀行業務發展和未來市場表現的信心,同時反映了母公司對子公司的支持。這樣的增持行爲可能會增進市場對光大銀行未來發展前景的期待,提高投資者信心,並可能對公司股價產生正面影響。

NO.6 太保產險董事長:新能源車險綜合成本率處於虧損狀態,但已呈現下降趨勢

3月29日,太保產險董事長顧越在中國太保2023年度業績發佈會上表示,從太保產險的出險率來看,新能源車出險率比燃油車的出險率高出一倍。中國太保年報顯示,太保產險探索新能源車經營新模式,全面佈局融入汽車產業生態,與車企建立扁平化協同合作機制,2023年新能源車險同比增長54.7%。顧越稱,去年太保產險新能源車險同比增長超過50%,佔整體車險的比例也比行業高出1~2個百分點。“雖然我們新能源車險綜合成本率還是處於虧損狀態,但去年以來已逐漸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我們對未來新能源車險的發展充滿期待,應該說已經露出希望的曙光。”

點評:太保產險董事長關於新能源車險現狀的發言反映了新能源車輛保險市場的挑戰與發展趨勢。雖然目前該業務虧損,但隨着技術進步和行業適應,成本率下降趨勢預示了盈利空間的打開。此表態爲投資者和消費者提供了對新能源保險市場未來發展的信心及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