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內科技基金 跑贏海外型

AI崛起帶動科技股票型基金成爲國內投資人最爲青睞的基金標的之一,不過外國月亮沒有比較圓,境內發行基金藉由掌握此波AI關鍵供應鏈投資亮點,近年報酬表現更勝境外基金。

AI浪潮帶動美、臺、日等重要供應鏈股價表現,除了帶動臺股基金漲勢,以美國科技股爲佈局主軸的海外股票型基金也明顯受惠。理柏資訊統計,近一年海外科技股票型基金績效前十名,皆有超過二成報酬,僅富達全球科技、安聯全球高成長科技兩檔是境外基金,其餘皆是投信發行標的。若拉長至近二年,路博邁5G股票、復華全球物聯網科技及統一全球新科技等投信發行基金,波段績效有逾九成至一倍,近三年亦有逾五成的亮眼報酬表現。

復華全球物聯網科技基金經理人黃俊瑞表示,美國科技股在全球科技創新及研發領域具產業領導地位,此外,從網際網路、PC手機到此波AI革命,臺灣皆扮演重要角色,藉由在地優勢及投研團隊國內外bottom up產業研究,佈局除了聚焦美國科技龍頭之外,並延伸至臺、日等受惠供應鏈,同步掌握全球科技趨勢及產業上中下游投資機會,同時藉由多主題佈局,進一步因應政經情勢及政策變化,掌握類股輪動行情。

DeepSeek讓低成本AI推理模型崛起,讓AI產業洗牌。黃俊瑞指出,DeepSeek問世讓市場更關注未來AI應用演進,判斷開始逐步從訓練時期進入應用端,因此基金增加布局在能夠最快變現AI技術的軟體平臺,以及受惠AI應用帶動成本下降的企業,比重升至三至四成,此外,另配置低基期的工業類股。

統一全球新科技基金經理人郭智偉表示,短線股市大盤指數震盪原因有兩個,一是川普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另一個是通膨數據。以基本面來說,今年美國經濟成長預期保持強勁,企業獲利預估成長率仍有雙位數水準,股市後市不淡,但將以次產業及個股表現爲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