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市論勢/AI機器人、陸科技ETF 聚光
圖/經濟日報提供
盤勢分析
美股上半周的連續修正,來自標普美國PMI的意外下滑,讓市場對於經濟趨緩擔憂加劇。美股四大指數全面失守季線,那斯達克與費半指數更失守半年線,資金風險厭惡情緒上升,轉往債券市場,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下滑至4.3%附近。此外,美國表示對加拿大與墨西哥加徵關稅不延期,也使供應鏈股價相對承壓。
回到臺股,從技術面觀察,從近期走勢來看,23,200點確實是一個市場高度關注支撐點,23,400點則是短線關鍵壓力位。當指數觸及23,200點後,市場立刻反彈,顯示這個區間的重要性。若臺股能穩守此區間,短期仍具反彈機會。
籌碼面部分,外資期貨未平倉部位,過去一週淨空單部位從2.4萬加碼至3.5萬口。顯示外資態度再度轉向保守。整體來看,籌碼陷入觀望,但技術面維持強勢整理,且表現強過國際股市。一旦關稅議題退燒,臺股仍有機會挑戰24,000點。
市場資金呈現快速輪動,且集中在關稅影響性低的AI邊緣應用、俄烏停戰議題的鋼鐵、航運。AI伺服器族羣股價來回拉扯,尤其在美超微25日盤後狂噴21%後,帶動昨(26)日臺廠伺服器股強勢反彈。但前一日又受微軟刪減資本支出全面走弱。
產業需求沒有消失、成長性仍在,但股價卻容易受短期訊息影響,若仍想投資這個族羣,最好做法就是轉進基期仍低的龍頭股或相關ETF,規避短期波動。
投資建議
AI邊緣運算議題持續發酵,其中AI機器人題材相對火熱,相關族羣過去一週股價表現也明顯優於大盤。但不少個股短線已衝高,因此適度獲利等壓回後再承接也不失爲一種選擇。
另外,國際資金近期持續加碼中國大陸AI科技股、習近平會見民企大老,加上3月還有全國兩會,勢必將釋出相關政策利多,相關大陸科技ETF可以持續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