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位金雞影人爲中國電影"把脈":有新鮮感就是好故事

中國日報11月25電 不久前,2024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暨第3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在廈門落下帷幕。作爲國內最具影響力的電影獎項之一,金雞獎還有哪些不爲人知的幕後,好故事在哪裡?電影如何與時代同頻共振?如何擁抱新人新作?

日前,電影頻道《今日影評》團隊特別開設《真論電影》版塊,由主持人曉麗深度對話九位金雞榮耀影人,多維探索中國電影高質量發展之路,與廣大觀衆分享他們對於中國電影的獨到見解與前沿思考。

在11月21日播出的首集專題欄目,向中國電影發出"創作之問"。什麼是"好故事"?好故事應當如何創作?中國電影人如何爲中國觀衆創作好故事?陳宇、冉平、張冀、張吃魚四位電影創作者給出他們由實踐得出的論點。

近年來以《狙擊手》《堅如磐石》《滿江紅》等編劇作品受到業界矚目的陳宇,認爲"沒有什麼好故事和不好的故事,但是有好的敘事和不好的敘事"。在他看來,文筆好和能把電影故事寫好是兩回事,"有時候文筆好可能是一個負面因素",好的電影永遠不是"逐字逐句"的文本照拍,而是用電影的方式再創作其中的精華。

曾憑《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獲得上屆金雞獎最佳編劇提名的冉平,兼具作家與編劇身份。新鮮、有趣和動人,是他理解下"好故事"的三要素。對於講好故事這一"技術性問題",冉平直言一定要輸出觀衆感興趣的東西,自己在"封神"故事的改編中就着力重塑一個年輕的人物及英雄觀,這樣的"新意"也獲得了觀衆的歡迎。

憑《奪冠》獲得金雞獎最佳編劇、擁有《中國合夥人》《三大隊》等叫好叫座作品的編劇張冀,謙虛表示自己是"被現實題材選中的編劇"。從創作實踐與市場觀察出發,張冀堅定認爲當下的電影創作要"提速、跟類型結合",這樣方能適應互聯網時代下對故事要求更爲極致的觀衆。

由張吃魚編劇並執導的電影《獨行月球》曾獲金雞獎四項提名,並最終獲得最佳美術、最佳音樂兩項大獎。在他看來,只要能給人帶來新鮮感的故事就是好故事,而創新的過程一定是困難的。"如果創新是件簡單的事情,它就不那麼吸引人了。"

11月22日播出的專題第二期節目,向中國電影發出"時代之問"。在越來越多電影主動選擇反映時代、彰顯時代氣息的當下,中國電影應當如何表現時代之"變",又該如何將時代故事拍出新意?張冀、張吃魚、劉曉世、董潤年、應蘿佳等電影創作者有着角度多元的看法。

在張冀眼中,中國在近幾十年變化很快,而在高速的變化之下,很多很好的故事都極具本土性與民族性,"有中國式的情感",所以他一直在有意識地透過真實故事尋找電影的原型。而在話劇導演出身的張吃魚看來,把劇場時代"觀察觀衆"的習慣帶到電影創作很受益,不過在電影創作上,這種觀察必須要更爲前置,要求也更爲細緻。

憑《長空之王》獲得上屆金雞獎最佳導演處女作獎的劉曉世,認爲自己作爲創作者的使命,就是拍好當下年輕軍人的精神面貌,尤其要展現出當下的軍人與戰爭時期軍人的"變與不變"。

董潤年、應蘿佳夫婦以"打工人共情之作"《年會不能停!》同獲本屆金雞獎最佳編劇提名。在身兼編劇與導演身份的董潤年看來,當下觀衆的欣賞習慣日趨碎片化,電影創作也一定要增加有效的信息量去爭取觀衆。編劇身份外也負責製片工作的應蘿佳,則透露在《年會不能停!》劇本創作階段自我懷疑的經歷,而正是對"這個東西能做成嗎"的反覆追問,與應對這些問題的不斷調研及打磨,促成了作品與這個時代觀衆的共鳴。

11月23日播出的專題收官集,向中國電影發出"煥新之問"。中國電影的未來,在於不斷成長的青年一代。在青年導演漸漸成爲行業"主力軍"的當下,他們被行業選擇的標準和傾向都有哪些?兩位近年來表現出色的監製——王紅衛與姚晨給出他們的實踐真知。

近年來,深耕科幻電影領域的王紅衛,不僅是《流浪地球》系列的劇本指導,更直接以監製身份參與《宇宙探索編輯部》《從21世紀安全撤離》等青年導演的科幻佳作。在他看來,一個科幻電影劇本只有具備"能拍出來"的可行性纔是好的,即使是低成本項目也能有着豐富的表達,而行業也應當對所有勇敢嘗試新方向的新人導演更多一些的包容。

從國民演員到《送我上青雲》《臍帶》等口碑之作的監製,姚晨的"轉型"之路少不了新人導演的陪伴。"情感質樸"的新人與"流動而真摯"的故事,是她對於電影項目的考量傾向。不過,接連兩部監製作品的"叫好不叫座"也令作爲監製的她與新人導演都陷入迷茫與沮喪。但當又一部"生命力與多元表達"噴薄而出的新作(她的監製新作《生息之地》,由霍猛執導)來臨,她又會"滿血復活"。"你會瞬間覺得我還是要做這樣的電影,還是會爲自己的眼光驕傲。"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