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綜聯動下,優酷開啓「情感經濟學」時代

影視行業持續變革的當下,優酷劇集正在開啓一個「情感經濟學」的時代。

所謂「情感經濟學」,重點在於深度挖掘並契合觀衆的情感訴求,並巧妙地將其與劇集、綜藝創作相融合,從而充分釋放出作品的文化價值。而推動這樣一種時代觀,需要觀衆深度參與到影視的多元世界之中,這是有跡可循的——

7月,優酷宣佈「寵愛劇場」升級爲「生花劇場」,這一決策不僅僅在於更名,而是通過萬象生花的作品傳遞多元價值觀,將劇集影響力超脫娛樂範疇,從而上升到「文化符號」的高度;

10月,一部以花爲名的《春花焰》開播即爆,收穫了大量口碑與熱搜。而《春花焰》的創新之舉並未止步於劇集本身,還衍生出「劇綜聯動」綜藝《劇劇有迴應·春花焰》,以戶外真人秀的形式,讓劇組主創們在福建武夷山開啓一段恬靜、歡樂的同遊時光,給劇粉一個盛大的call back。

可以說,「劇綜聯動」的形式爲影視行業精準解鎖了「情感驅動增長」的新密碼。

優質的劇集有一種神奇的魔力。劇集熱播時,劇粉們往往沉浸於跌宕起伏的劇情、情感、敘事之中,形成一股強大的情感洪流;而劇集完結之時,觀衆們會突然陷入一種情感的空落,從「狂歡期」進入一段難熬的「戒斷期」。

《春花焰》便經歷了這個過程,於是優酷匠心獨運從「劇集」延伸到「團綜」,集結了劉學義、吳謹言、畢雯珺、趙小棠、黃日瑩、邵偉桐一行人,奔赴福建武夷山老窩子村,在秋遊之旅中再次與《春花焰》互相迴應。這其實就是在爲觀衆編織一條緩衝的「情感紐帶」。

這條紐帶既是一種「情感層面」的治癒、補充——

回溯劇集,《春花焰》中千絲萬縷的人物關係和情感走向牢牢牽住了觀衆的心,然而劇末諸多角色情感歸宿的留白,成了許多觀衆心裡的「意難平」,因此帶入到團綜中,我們能夠清晰地看到這些缺口被逐一填補。

「回饋劇粉」的環節裡,演員根據觀衆形形色色的問題,以角色口吻與觀衆交流互動。從「用三個詞語總結角色的一生」「眉林愛上慕容璟和的五個理由」,到「如果可以重啓人生,想從哪一刻重新來過」「越秦如果知道子顧結局,是否會陪在身邊」,演員們開誠佈公地走心回答,彌補了觀衆對劇中人物情感走向的遺憾,就像給觀衆輕輕敷上了一層溫暖的「情感創可貼」。不僅如此,諸如「小河納涼摸魚」「長桌午宴」等活動,將劇中角色關係延伸至「田園生活場景」,作爲一種補充,打開了觀衆對角色日常相處的想象空間。

最讓筆者感動的,是團綜最後演員深情朗讀與角色的告別信。那一刻,懷揣遺憾的劇粉看到的是演員對於結局的專業解讀,寬慰了內心;「嗑糖」的劇粉,嚐到了劇裡劇外甜度滿滿的依戀;還心存傷感的劇粉,讀到了讓人釋懷的情緒,與演員一起在淚與笑中紀念這段暖心的故事;而深情的劇粉,也許就在一篇篇真實的告別信裡,與角色笑着揮手告別。無論觀衆懷揣着何種心情走進這場告別儀式,他們都能在這一場充滿儀式感與莊重感的盛大告別中,找尋到與演員、與角色之間新的情感注入與二次解讀,從而獲得開心滿足。

綜藝更是一種「體驗層面」的續篇、延伸——

區別於劇集,綜藝爲主創們提供了一個更廣闊、自由、真實的表達空間,讓他們能夠在武夷山與「觀衆同遊」,展現出與劇中或相似或反差的生活面貌。這場充滿溫情與歡樂的熟人局裡,劉學義邵偉桐二人插科打諢裡不停地爆料,盡顯老友默契;吳謹言、趙小棠與劇中嚴肅的形象極具反差,妥妥的「陽光喜劇人」;畢雯珺黃日瑩這對劇中兄妹,戲外依舊延續兄妹情長。可以說,這是一檔有歡笑、有美景、有治癒的新型「電子榨菜」,觀衆從劇集的「旁觀者」變成了綜藝的「同行者」,讓這份雙向奔赴的情感在互動中得以圓滿。

從「劇」到「綜」,是一種水到渠成之舉。它不僅爲觀衆提供了一條情感的「緩衝帶」,也爲影視行業的創作開闢了一條「新航道」。

觀衆之所以爲《春花焰》傾心,一個重要原因在於慕容璟和與眉林間觸動人心的相互扶持與救贖,而這恰恰彰顯出「劇綜聯動」的核心價值——情感共振。這意味着,在劇綜7tm.hxyxw.org聯動的模式下,觀衆內心的情感共鳴在劇集與綜藝之間持續迴盪、強化,進而創造出價值。

「劇」是「綜」的基石,它爲綜藝源源不斷地輸送着熱量。

《春花焰》熱播時,慕容璟和的堅毅深情,眉林的勇敢聰慧,越秦的果敢正直,落梅的獨立脫俗,子顧的溫柔善良,清宴的樂觀豁達,已然在觀衆心中埋下了情感的火種。當綜藝開啓,這些情感沉澱迅速被點燃,使得綜藝天然擁有一批忠實且熱情的觀衆基礎,這股情感驅動力讓綜藝從一開始就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這便是劇對綜的有力升溫。

而「綜」爲「劇」的羽翼,反向助力劇集振翅高飛。

綜藝有貼近真實生活感的「相愛相殺」,衆人完全不需要再次「入戲」,那些熱梗和調侃就是讓觀衆放鬆最好的「潤滑劑」;綜藝有最肆意地放飛自我,不管是劉學義遊戲裡卡BUG、耍小機靈,還是趙小棠和邵偉桐復刻甄嬛傳名場面,亦或是衆人做飯吃飯環節裡大搞抽象,都讓觀衆看到了不經掩飾的真實性格,這些新的情感維度又會反哺到劇集身上,豐盈了劇中角色形象,進而讓觀衆以一種全新的視角重新審視劇集,最終達到「劇綜雙向引流」效果,藉由「長尾效應」延長IP生命週期。

所以,「情感」是一以貫通的,在劇與綜之間自由流淌;進而這份情感又合力形成一股強有力的「動能」,催生出一個「情感經濟」循環系統——

於觀衆而言,「劇綜聯動」無疑是一場觀影視角與體驗模式的變革。

以往,觀衆僅僅是被動地坐於屏幕之前,如同接收信息的容器,單向地接納劇情灌輸。如今,在「劇綜聯動」的模式驅動下,觀衆已然從被動的觀看者轉變爲主動的參與者,深度融入影視的多元世界之中。不僅如此,這種深度參與還助力節目跨越固有受衆圈層,實現了廣泛影響力的破圈傳播。每一位觀衆都成爲這條生態鏈上不可或缺的情感傳播者與價值創造者,這是「情感經濟」的內循環動力源。

對行業而言,「劇綜聯動」斬斷了長期以來劇與綜之間涇渭分明的界限,並創新性地催生出「情感經濟」的新創作範式。

它在提醒創作者們,要掙脫傳統創作思維的桎梏,摒棄以往「劇綜分離」的孤立創作模式,轉而以一種整體視角去佈局作品。確保「劇」與「綜」能夠如同緊密咬合的齒輪,協同運轉,形成一個高效且富有生命力的有機體系。這種新的創作運營範式,成功催生出「創作 - 商業 - 再創作」的良性循環生態鏈,進一步拓展了「情感經濟」的行業版圖,此即爲「情感經濟」的外循環拓展路徑。

不管是微觀的觀衆視角,還是宏觀的行業視角,「劇綜聯動」都註定成爲影視行業一個有力的創新引擎。它以情感共振爲核心驅動力,打破傳統影視的邊界,重塑了觀衆與作品的關係,讓觀衆從「情感消費」邁向「情感創造」,使影視產業從單一內容輸出演變爲多元價值共創。

不妨設想一下,如果把影視行業比作一場盛大的情感派對,「劇綜聯動」便是那最亮眼的王牌節目。

當觀衆不再是門口張望的路人或是臺下觀演的觀衆,而是搖身一變,成爲舞臺上共創的表演者,用自己的情感投入、互動參與以及口碑傳播,讓節目煥發出前所未有的魅力。如此這般,這臺由「劇綜聯動」精心打造的節目怎能不令人拍案叫絕?

而未來,「劇綜聯動」是否還有更豐富的玩法,優酷的下一部作品究竟會如何「萬象生花」,我們懷揣着好奇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