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春晚過後,機器人開始統治業界,電視也有AI功能了
摘要:
能扛起一個成年人翻山越嶺的機器人、帶AI功能的電視、能感知人們情緒的AI毛絨玩具,甚至化妝鏡都有AI功能,機器人值守的24小時便利店……CES之後,未來世界的雛形真的已經有了。
1月10日,持續6天的CES 2025終於落下帷幕。據不完全統計,本次 CES 總計約4800 多家企業參展,其中包括 323 家世界 500 強企業。
CES 2025的主題是“DIVE IN”,意爲AI在各行各業“深入探索”。整場展會則以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勳的主題演講拉開序幕。
在這場科技的盛宴上,可以看到AI賦能下的電視、家電、耳機、清潔、可穿戴、PC等“傳統”硬件,同時也有AI機器人、AI眼鏡等新物種頻頻吸睛。鳳凰網科技回溯了本屆CES亮點產品,並做出三大歸納,在這裡你已經可以看到未來世界——一個機器人走進家庭、工廠,一個汽車飛上天或者是自動駕駛,一個虛擬和現實真正交融的未來世界。
機器人開始統治業界
在演講中的現場展示環節,黃仁勳一口氣獻上了由14款人型機器人組成的“機器人軍團”,這些機器人來自14家不同企業。其中包含6家中國企業,分別是宇樹科技、智元機器人、星動紀元、銀河通用、傅利葉和小鵬。
目前,機器人賽道主要分爲兩個版塊,黃仁勳所展示的正是其中一類,即形態上接近人類的機器人,業界稱之爲:“通用機器人”。這也是機器人公司創業的主要方向之一。
在現場,各家企業也都着重展示了這些AI賦能下的通用機器人有哪些花活。
銀河通用在現場搭建了24小時無人值守的便利店場景,觀衆通過iPad模擬下單,即可體驗Galbot G1在便利店中取貨並完成送貨全流程的便捷服務,就連黃仁勳也被吸引來到銀河通用的展臺參觀。
宇樹科技也攜全線產品亮相,包括消費級四足機器人Go2和它的新型號Go2-W輪足版本,工業級輪足機器人B2-W,以及通用人形機器人H1、G1。
其中,Unitree H1是全球首款成功實現原地後空翻的電驅動人形機器人。而Unitree B2-W作爲去年發佈的B2機器狗的升級版,不僅可以用四足、雙足、單足快速點地的方式做360°旋轉跳躍,還可以順滑地以側空翻的方式越過障礙物,甚至還能在崎嶇不平的林地和充滿碎石的陡峭山坡上直接俯衝,在低位的水域中爬石穿行,其直立最大負重可達120kg,負載40kg時最大續航里程達到50km,足以載着一個成年男子“翻山越嶺”。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特斯拉及SpaceX創始人埃隆·馬斯克也轉發了宇樹科技發佈的Unitree B2-W演示視頻,還發表評論表示“未來的戰爭是無人機的戰爭”。
激光雷達廠商速騰聚創則帶來了第二代靈巧手Papert 2.0、用於足式機器人末端運動控制的FS-3D力傳感器、機器人域控制器DC-G1、全新品類超級傳感器Active Camera等系列機器人領域產品。
其中,第二代靈巧手Papert 2.0可結合各類傳感器的感知信息與手部動作進行閉環控制,其採用了仿人手設計,具有20自由度,最大負載5kg,在指尖指腹和手掌上共有14個力傳感器。配合機械臂及其控制系統,Papert 2.0可靈活復刻人手的精細動作和操作,如用4自由度食指使用電動螺絲刀、力度精準適中地拿起雞蛋、靠精確的位置控制撿起螺絲釘等。
與速騰聚創類似,星動紀元也在現場展示了仿人五指靈巧手XHAND1,該產品擁有12個全主動自由度,其中大拇指和食指各3個,其餘手指各2個,具備執行精細化複雜操作任務的能力。
漢陽科技帶來了Yarbo多用途庭院機器人,後者以獨特的1+N模塊化形態(1個本體電源塢+數種功能模塊),實現了一臺機器代替吹雪機、割草機、顆粒撒佈機、液體撒佈機等多個品類。其產品所瞄準的市場,則包含了市場規模價值達288億美元的全球草坪和花園設備市場,以及僅在美國北部與加拿大就超過5000萬臺保有量的傳統掃雪機市場。
除了通用機器人之外,還有一大品類也迎來爆發,即陪伴機器人。
TCL在CES 2025現場展示了全球首款分體式AI陪伴機器人TCL Ai Me。該公司將其描述爲“世界上第一款模塊化人工智能伴侶機器人”。依託Ai Me頭上的攝像頭,可以錄製視頻或使用人工智能識別物體,不僅能實現與人的多模態自然交互,還能提供情感陪伴、智能控制家電等功能。
和TCL Ai Me一樣走可愛路線的還有萌友智能旗下機器寵物Ropet。據瞭解,Ropet是前字節跳動PICO北京ID設計團隊負責人何嘉斌成立萌友智能推出的新產品。它最喜歡用戶撫摸它毛茸茸的外皮。利用鼻子上的攝像頭,Ropet可以識別不同類型的物品,連接WiFi後還能聊天。
同樣來自日本的Yukai Engineering則推出了一款名爲“錢包妖精”的產品——Mirumi。通過使用內部傳感器掃描周圍的人或物體,一旦發現感興趣的事物或人,就會集中注意力。雖然它不會說話,但蓬鬆濃密的容貌和可愛的設計,足以滿足用戶“擼貓”的需求。
總體來看,陪伴機器人,本質上可以理解爲是披着玩偶外衣且內置了AI大模型的智能音箱產品,後者從技術以及現行體驗上而言都相對成熟,成本也會相較通用機器人低上不少,更有利於推廣。
“百鏡大戰”,革命性的功能仍未出現
本屆CES,以AI賦能的智能眼鏡品類同樣令人矚目。而這場“百鏡大戰”下的“視”界革命,又尤以中國企業爲甚。
雷鳥創新展示了雷鳥V3、雷鳥X3 Pro和雷鳥Air 3等新品。其中,雷鳥V3 AI拍攝眼鏡搭載獵鷹影像系統、索尼IMX681傳感器和通義大模型,支持4K照片與高清視頻拍攝,響應速度達1.3秒,識別準確率高達98%,並集成RayNeo電臺、掃碼支付等功能,售價1799元。
雷鳥X3 Pro光波導AR眼鏡則採用全球首創的螢火光引擎和RayNeo波導技術,峰值亮度5000尼特,光機體積僅0.36cc,官方稱計劃今年Q2上市;雷鳥Air 3影音眼鏡則以孔雀顯示引擎和第五代Micro-OLED屏幕爲亮點,提供頂級影音體驗,重量僅76克。
微光科技同樣主打AR功能,推出了玄景MLVision M5智能AR眼鏡,該眼鏡採用模塊化設計,用戶可以自由選擇一體式形態和夾片形態,擺脫了用戶需要定製近視鏡片的麻煩;配備了一塊86英寸的虛擬投影屏幕,由先進的Micro LED光引擎和雙目衍射光波導技術驅動。其入眼峰值亮度高達1500尼特,官方宣稱用創新光路設計更好地抑制了彩虹紋,使得畫面更加細膩。
李未可科技帶來了最新的AI拍攝眼鏡View,主打高清拍攝和內容分享功能——搭載第一代驍龍AR1平臺、索尼IMX681芯片,並引入AI大模型算法WAKE-AI,具備圖像識別、語言理解等多模態能力,重量控制在40g內,計劃於2025年春季正式發佈。
聯想在CES 2025上發佈了全新的 Lenovo Legion Glasses 2。後者採用輕量化設計,僅重65克,並支持高達800尼特的亮度和最高120Hz的刷新率。眼鏡採用Micro OLED面板,內置雙揚聲器與麥克風,並專爲兼容USB-C的設備設計,可搭配Lenovo Legion Go等多種遊戲設備使用。據悉,該款產品預計於2025年2月上市,起售價399美元。
星紀魅族則與Captify攜手展示了最新產品StarV Air2。後者採用光波導+Micro-LED光學設計,重量僅44g,支持語音AI交互、手機App觸控板、智能指環和物理按鍵等多種操作方式,還集成了語音轉寫功能,能夠實時將音頻轉化爲字幕,適用於旅遊、課堂、培訓、醫療和商務等多個場景,以及更有利於聽障人士溝通交流的通話實時翻譯功能。
除了國產廠商之外,連續三年蟬聯亞馬遜AR眼鏡銷量冠軍的 XREAL也推出了XREAL One系列智能眼鏡,搭載了XREAL自研的X1空間計算芯片,實現原生3DoF空間計算能力,延遲最高降低至3毫秒,大幅提升了AR體驗的流暢性和穩定性。
XREAL Air 2 Ultra則在AI大模型的加持下,具備6DoF空間定位能力,通過先進的手勢識別與追蹤技術,爲3D生成、體育觀賽、電影欣賞和照片瀏覽等場景帶來了全新的沉浸式升,現場還結合一輛寶馬X3,展示車內AR技術的應用。
客觀的看,受限於技術與體驗,AI眼鏡大規模觸達終端消費者,仍然有一條漫長的路要走,但此次CES 2025已經充分展現了AI眼鏡行業的蓬勃生機。其中,中國企業着重在攝像頭性能、音頻體驗、AI大模型應用等方面進行投入,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感知更強,更有利於快速推動AI眼鏡在消費市場的落地。
電視都開始有AI功能了
本屆CES上,多家電視巨頭也展示與谷歌、微軟等技術巨頭合作成果:整合人工智能技術的智能電視,不僅可以根據用戶需求和家庭環境變化自動調整播放內容和功能,還能同用戶對話、指揮其他智能家居,從傳統娛樂設備變身智能管家。
例如,接入谷歌“雙子座”模型的TCL海外旗艦電視,不僅可以播放新聞和娛樂節目,還將成爲家庭自動化中樞,幫助用戶管理其他智能設備。
除了TCL之外,海信也與谷歌達成了合作。後者剛剛在CES 2025上展示了116英寸RGB-Mini LED電視,該產品也是目前行業最大的RGB-Mini LED電視。。
LG電子則推出了“情感智能”概念,能夠監控用戶睡眠質量,甚至在天氣預報有雨時提醒用戶帶傘。
而在CES 2025開幕之前,三星就發佈了全新旗艦電視Neo QLED 8K QN990F和創新的Vision AI技術。
據三星介紹,Vision AI將覆蓋Neo QLED、OLED、QLED 和The Frame系列產品,其支持點擊搜索功能,可實現屏幕顯示內容相關信息即時搜索,同時不妨礙持續觀看視頻;8K AI影像增強可將低分辨率視頻提升至接近8K的畫質的水平,以提高視覺觀觀感。Vision AI還可以通過AI識別播放的內容,自適應優化畫面和聲音。
除了智能電視以外,還有多款大健康類產品以及其它智能設備獲得了AI賦能。例如醫療設備公司DexCom爲二型糖尿病患者設計的一款監測儀,可以連續監測30天的血糖變化。森海塞爾則展示了專門針對聽力健康設計的Conversation Clear Plus耳機。雅培則推出了面向大衆的Lingo設備,不僅能監測血糖,還能根據數據變化給出飲食和運動建議。
聯想爲戶外愛好者打造了一套智能可穿戴設備套裝“AI Travel Set”,包含手環和吊墜,支持通過語音指令完成拍照、提問等功能。
愛茉莉憑藉一款 AI 化妝聊天機器人拿到 CES 創新獎,該機器人可以幫用戶分析膚色和麪部特徵等,提供化妝建議。還可以進行虛擬試裝,幫助用戶找到更適合自己的妝容。
Liberlive 則展示了被稱爲 “全球首款”的無弦智能吉他,後者能夠發出仿真傳統吉他的飽滿音調,讓創作音樂變得更輕鬆簡單。
總結
作爲史上人氣最高的一屆CES,本屆CES 2025可謂是移動智能向AI智能轉變的分水嶺。
雖然和過去每一屆CES一樣,本屆CES也少不了來自媒體和行業的批判,但諸如實用性不強、創新能力不足、硬件水平停滯不前等待聲音,都無法磨滅CES作爲智能硬件風向標的價值和意義。
事實上,正是由於各大廠商一直致力於對科技和智能的探索,AI才能在極短的時間裡賦能如此之多的行業與產品。而AI改變世界的種子,或許就藏在本屆CES的精彩紛呈的“星辰大海”裡。
本文源自:鳳凰網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