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的五院會商 改變了什麼因果?

▲總統賴清德以憲法44條賦予職權,召集五院院長召開國政會商。(圖/總統府提供)

●單厚之/資深媒體人

本週一,賴清德總統邀集五院院長會商國政,並留下「菩薩畏因、衆生畏果」的名言。結果隔天,立法院就否決了行政院對《選罷法》所提的覆議案,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再度揚言要提暫時處分和釋憲,行政院長卓榮泰也宣稱將對總預算案提出覆議,藍綠之間的互罷也越演越烈,賴總統號稱「史上第一次」的院際調解,明顯沒有改變任何因果,有開跟沒有開完全一樣。

史上第一次五院會商 扁馬時代的失敗前例

總統府宣稱,這是史上第一次總統依憲法邀集五院院長會商國政,似乎有彰顯賴清德歷史定位的味道。《憲法》第44條「總統對於院與院之爭執,除本憲法有規定者外,得召集有關各院院長會商解決之。」一般被稱爲「院際調解權」,但或許是因爲根本不是真的想要調解,總統府從頭到尾都沒有用「院際調解」的字眼,而直接以國政會商或會商國政稱之。

《中華民國憲法》從民國36年公佈實施至今,已經快要80年了,院與院之間從來沒有發生過重大爭執、總統從來沒有出面調解過嗎?當然不是,用最簡單的邏輯來說,在國民黨長期「以黨領政」,蔣中正、蔣經國乃至李登輝的前期,總統可以說是天天都在行使「院際調解權」。

所有的國政都先在每週三的國民黨中常會上討論,然後再照本宣科在隔天的行政院院會中通過,即便臺灣民主化這麼久,藍綠兩黨仍維持每週三開中常會、週四纔開行政院院會的傳統。

要說第一,這次的五院會商或許可以說是修憲改爲「雙首長制」之後的第一次,在陳水扁和馬英九擔任總統時代,分別曾因爲停建核四和太陽花佔領立院,試圖邀行政、立法兩院協調,但當時的立法院長王金平都拒絕出席。

值得一提的是,停建核四時陳水扁第一次邀集院際協調遭王金平拒絕,而立院聲請釋憲、大法官會議做出釋字520號解決,認爲政院片面停建核四違憲之後,王金平曾建請陳水扁再召開院際協調,但府方卻以「時機不當」爲由拒絕。最終是由當時的行政院長張俊雄和王金平在臺北賓館簽訂協議,宣佈核四續建才讓爭議落幕。

陳水扁和馬英九當時想行使院際協調權,邀集的都只有行政、立法兩院,主題也都非常清楚;而賴清德這次卻一次邀集五院院長,事先完全沒有議題,這也是另類的「第一」。

王金平拒絕出席的理由,並非是因爲立院是「合議制」、院長無法代表所有立委的意志,否則《憲法》第44條就形同虛設,這次韓國瑜也不能去。立法院長參與院際協調,是要站在捍衛立院尊嚴和憲政地位的立場,而王金平當時之所以拒絕,其實是總統和行政院長完全站在同一立場,去了也不會有任何的結論,反而可能讓情況更僵化,導致立院的尊嚴受損;而陳水扁後來拒絕邀集院際協調,也是相同的理由。

院際協調處理的是憲政層次的爭執,而非一般政務,按理必須要事先定好明確的議題,讓參與的各院事前做好幕僚作業,若真的有心解決問題,甚至還應該要由幕僚事前會商,大頭見面只是走一個過場而已。核四停建的兩院協議,就是標準的操作。

▼院際協調處理的是憲政層次的爭執,而非一般政務,按理必須要事先定好明確的議題,否則大頭見面只是走一個過場而已。(圖/總統府提供)

院際協調虛晃一招 在野黨不買單、執政黨也不給面子

但這次賴清德的五院院長會商,事前卻完全沒有議題和議程,不過是盍各言爾志,完全無法聚焦,更遑論解決問題,四院除了批評立院之外,毫無任何建設性的主張,甚至連庶務層次的問題都拿出來說嘴,司法院代理院長謝銘洋對大法官補提名的談話,居然還掃到總統府。結果自然是有「會」無「商」,各自領了五個杯子回家。

賴清德「五指併攏纔有力量」和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事後公佈的五院尊重、合作的三點結論,更是放諸四海皆準的廢話,無論放到五年前、三年後,都完全可以適用,毫無任何建設可言。

更荒謬的是,敲鑼打鼓的以總統之姿成爲「史上第一」之後,《選罷法》覆議案依舊被立院否決,依舊要走釋憲、暫時處分的老路,行政院也依然要對總預算提出覆議。總統的院際協調不僅在野黨不買單,執政黨也不給面子,而賴清德卻也無所謂,讓人看不懂何必玩這一出。

這次總預算刪減幅度創新高,雖然不至於影響特定的政務,但統刪的金額過高,必然會公務體系的日常運作造成一定的衝擊。政院若真的想解決問題,其實應該參考韓國瑜的建議,詳列實際的困難,以追加減預算等方式彌補,才能解決公務體系的困難。

若政院堅持提出覆議,依法立院只能全盤接受或否決,而不能就特定或個別項目做增減,以目前的立院生態和過去幾次覆議的結果,必然會遭立院否決,所有公務體系可能面對的問題,都無法獲得解決。

行政院堅持覆議,本質上是要升高對立、替大罷免添加柴火,把政黨的利益置於國家利益之上。

「菩薩畏因、衆生畏果」是佛家用語,本是指一般人面臨果報時才知道害怕,但站在菩薩更高的角度來看,從一開始就不能種下惡因。而在賴清德的嘴裡,這句話卻有完全不同的解釋,所有一切都是在野黨的錯,還威脅在野黨必遭惡果。

賴清德故弄高深的以佛家語談政治,其實自己纔是「既不畏因、也不畏果」的那個人,賴清德身爲總統,今天台灣所有的問題和亂象,又有哪一件沒有他的因果?坐視社會動盪、五院對立,開個虛晃一招的院際協調,又能是什麼善因、有什麼善果?

▼賴清德身爲總統,今天台灣所有的問題和亂象,又有哪一件沒有他的因果。(圖/記者李毓康攝)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美麗島電子報」,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