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週刊/中國力求軟着陸 樂觀保健市場大躍進
文.馮泉富
中國2015年經濟增長率在截稿(一月十九日)前揭曉了,成長率6.9%,符合市場預期,接近官方7%的目標,當然也如預期般創了二十五年來最慢增速。2015年第四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率6.8%,較第三季6.9%降溫。
今年是「十三五」計劃的開端,官方的目標是達成2010年GDP翻倍,按照目標值回推,年均增速必須保持在6.5%以上。以目前大環境來觀察,全球需求偏弱(由原物料價格走勢可得知)、大陸的勞動成本逐年攀升、工業產能過剩等等,經濟結構的調整仍需時間,要達成年均6.5%的增長,看過去的軌跡也許不困難,但也不會太輕鬆。
尤其中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新年度「五大任務」,就是「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缺」。其中,「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容易產生短時間的陣痛期,猶如金庸小說裡的「七傷拳」,打擊敵人也會自傷三分。因爲這是一種另類(暫時緊縮)的過程,是否可能觸發一連串的違約、破產倒閉潮,進而影響到金融機構的呆帳劇增,市場仍有疑慮。不過,爲了防止經濟硬着陸的風險,中國政府可預期將祭出更多刺激措施,促進投資與消費,在大方向上只要避開前述「三去」相關的產業即可。
十二月進出口年增率改善 內部需求升溫
其實近期公佈的數據不盡然都不佳。中國十二月不論以美元或人民幣計價出口同步月增14%,爲2015年以來單月最高出口額,雖然年增率仍是衰退,但已縮小至衰退1.4%,爲近半年來最小降幅,若以人民幣計價更回升至正成長2.3%,爲近半年來首度正成長。用反面的角度看,代表全球需求緩步回升中。再以進口額來看大陸的內需溫度,雖然十二月進口額仍是衰退,但幅度也縮小至7.6%,若去除原物料價格下跌的因素,原油、成品油、鐵礦砂、鋼材、銅材進口量是大幅增加的,顯示中國內部需求也在升溫。 總計2015年,中國出口僅衰退2.8%,進口衰退爲14.1%,全年貿易順差仍高達5945億美元,續創新高紀錄。目前人行預估今年出口將成長3.1%,社科院則預估微幅衰退0.6%,雖然看法分歧,但比2015年好是肯定的。
舊經濟調整結構 新經濟樂觀以待
中國去年GDP年增長六.九%,GDP增量的內容結構其實已逐漸挪移,有近六成增幅來自消費,其中服務業佔一半GDP增量。在政府釋出多項政策帶動後,消費已成爲帶動中國經濟成長的最重要動能,逐步向歐美已開發國家靠攏。李克強在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開幕儀式上表示,就業人數增長超過預期,整體勞動人口達到九億人,包括一.五億技術專業人士。2014年,中國大陸全年最終消費支出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爲51.2%,比2013年提高三個百分點。去年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爲58.4%,比2014年同期提高9.3個百分點。中國的消費持續轉好,對GDP貢獻明顯增加。在外界對中國經濟存在憂慮之際,消費成爲帶動經濟成長的新亮點。亞洲開發銀行即在報告中表示,中國經濟仍具有彈性,這主要歸功於民間消費和服務業的發展,也就是我們稱爲「新經濟」的板塊,經濟結構中長線往良性方向調整,資本市場當然仍是大有可爲。
人民幣的一波貶值走勢,多少會讓市場出現預期心理,於是出口商延後結匯,進口商提前搶匯,造成市場資金趨向緊俏,這也是影響股市的動能之一。2015年,中國外匯存底下降近五千億美元至3.33兆美元,創三年新低。連同十二月中國外匯佔款下降7082億元人民幣至24.85兆元,這是資本大量外流的重要證據。中國人民銀行爲了打擊投機者,自一月二十五日(週一)起,對境外人民幣業務參加行存放境內代理行人民幣存款,執行現行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將增加境內外人民幣套利成本,可說是人行打擊炒匯禿鷹再出奇招。由於境外人民幣有很大一部分存在清算行,人行新規一旦上路,等於嚴格管控境內銀行利用海外分支機構結匯,推高做空離岸人民幣的成本。人行日前則再度出手,馳援銀行體系一千億元,並對九家金融機構開展六個月的中期借貸便利操作(MLF)。人行今年以來已進行四次逆回購(附賣回)。
健康新中國 生技商機夯
另一方面,十二月底貨幣供給M2年增13.3%,爲連續半年持穩於13%以上;十二月新增人民幣貸款5978億人民幣,雖低於十一月的7089億人民幣,但仍屬正常範圍。人行今年以來在公開市場已陸續投放四千四百億人民幣。整體顯示中國人行持續延續寬鬆貨幣政策的強大意志力。央行極力寬鬆的動向有可能使場外觀望的資金重新投入資本市場,上證指數將有機會在2800至3100點築出底部。
前面提到,終端消費佔GDP增量的比重一直增加,這纔是投資人未來應該關注的焦點。其中,「健康新中國」是十三五計劃的重點之一。近年中國因醫療資源分佈不均、人口老化、慢性病增加、二胎化政策及人民平均薪資所得提高,引發保健食品等健康消費有強烈需求。於是政府改革內容包括醫院、醫療設備及器械(專業器械不足及缺乏)、醫藥與醫材(藥品價格及通路不夠透明)等,未來的戰略發展目標,會以此爲基準擴大需求,除了基本的製藥、藥品銷售以及醫療器械需求增加外,一些民營醫院亦將受此激勵,擴大醫院版圖,以達到醫療資源的發展及整合。
另外,慢性病控制、看護及養老需求,除了完善便利的醫療設備外,養老產業未來也將是市場着墨的重點。「互聯網+醫療」將整合基礎健康生態系統,配合穿戴性裝置能便利記錄家中病患或長輩的健康資訊(如血壓、血糖、心律等),減少錯過黃金醫療期的遺憾,有鑑於此,「互聯網+醫療」的市場發展指日可待。而人口結構高齡化及薪資所得改變會使得預防醫學及美容保養的需求更加值得重視。因此,中國保健概念股將躍升爲亞太地區最大市場,成長空間值得期待。
【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週刊804期》www.moneyweekly.com.tw。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送報生變身總裁,理周總裁洪寶山教你創業投資術http://tinyurl.com/gpbwd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