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復,在AI項目上虧錢了

李開復沒玩轉AI零售,本金損失近六成。

近日,中央商場(600280)發佈了一則購買控股子公司股權的公告引發外界關注。公告顯示,公司以2500萬元購買安徽中商便利店有限公司(下稱“安徽中商”)20%的股權。交易對方系北京創新工場創業投資中心(有限合夥)(下稱“北京創新”)。

北京創新的執行事務合夥人爲北京創新工場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創新工場”)。創新工場的創始人系知名投資人李開復。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目前他仍是創新工場的管理合夥人。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注意到,北京創新於2018年耗資6000萬元收購了安徽中商20%股權,時隔6年多,以2500萬元出售,無疑血虧。

作爲曾在蘋果、微軟、谷歌等跨國企業擔任重要職務的大佬,李開復長期從事AI的研究,並將這種研究融入到了其投資當中。早年間,創新工場曾重金投資零售便利行業的相關企業,稱要以AI賦能零售。回頭來看,其中部分投資標的已陷入泥潭。

安徽中商成立於2018年6月,原系中央商場控股子公司。彼時,中央商場與日本便利店品牌羅森達成大區域合作,取得了羅森便利店在江蘇南京、安徽省的經營權,並設立安徽中商爲運營主體。這被認爲是中央商場在商業地產紅利消退期的創新業務嘗試。

2018年10月,安徽中商宣佈整合便利業務資源,引進外部資金。北京創新出資6000萬元,獲得安徽中商20%股權,安徽中商的其他股東放棄同比例增資。此次增資後,中央商場持有安徽中商44%股權,仍爲第一大股東;北京創新爲第三大股東。

中央商場當時表示,上述增資有利於滿足安徽中商在創建初期佈局的資金需求,有利於迅速搶佔市場制高點,擴大市場規模;股權多元化也有利於安徽中商治理結構的提升,促進公司快速、規範發展。上市公司對外透露,安徽中商將與北京創新在AI領域有深度合作,輔助提升交易效率和服務體驗。

創新工場方面則對外宣稱,看好中央商場上游供應鏈能力,上述投資是其基於便利零售業態的一次長線投資佈局。彼時,新零售變革正如火如荼。創新工場的高管在多個場合表示,線下零售場景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AI零售雲可以幫助零售業提高效率等等。

然而,創新工場失算了。自2018年至2023年,中央商場的扣非淨利潤連續6年爲負。公司預計2024年度的扣非淨利潤虧損9500萬元至1.575億元。公司稱,受傳統商超渠道消費下滑的影響,其百貨零售銷售下降。

安徽中商的發展也不盡人意。公司已連續多年虧損。此次交易,截至評估基準日2024年12月31日,安徽中商合併報表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408.84萬元。以收益法評估,公司股東全部權益價值評估值爲1.27億元,較創新工場當初增資時大幅縮水。

這並非創新工場首次壓錯零售企業。更早之前,公司於2016年參與了茶葉零售平臺醉品茶城的B+輪融資、火鍋零售品牌淘汰郎。目前,這兩個品牌的運營公司均已被列入限制高消費名單。

2017年,創新工場耗資3000萬元參投了F5未來商店的A++輪融資。

據報道,F5未來商店是一家利用機器自動化結合算法替代人工的24小時機器人便利店,所有烹飪、衝調飲品、取貨、結算、庫存盤點、清潔工作均由機器自動完成。

時任創新工場華南區總經理/投資總監的熊昊表示,我國處於便利店的快速成長期,無人值守便利店可以差異化切入並且競爭,市場相對空白。

從企查查來看,F5未來商店運營主體佛山市創商匯電子商務已經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限制高消費名單。去年9月,佛山市禪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祖廟分局將該公司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原因是“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聯繫”。

李開復的投資重心也已轉移。近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李開復稱近年來創新工場持續關注人工智能及其他高科技領域投資。

校對:劉星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