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武忠/新冠肺炎疫情對農漁業的衝擊
●李武忠/農漁經學者
中國大陸自去年底爆發新冠肺炎病毒(COVID-19)後,隨着疫情的擴散,許多省份陸續實施封城、限制移動、隔離、自家管理、嚴格管制貨船、禁止外國籍人士入境等等,來阻擋病毒擴散,也確實產生若干效果,讓此波疫情暫時獲得緩解,卻也因此影響到交通物流運輸,各地農漁產品的正常流通受阻。
原料運不進來,產地許多農漁產品運不出去,加以外食人口的大幅縮減,農業勞動力(全球有超過四分之一的農場工作由國際移民承擔)流動受阻(據統計新冠疫情導致中國大陸70.76%的農牧企業,生產工人無法正常返回工作岡位),農產品供應量受到影響(特別是新鮮農產品和魚類),產銷無法順利對接,部分地區還出現搶購現象,如何維持食物系統的正常營運,成爲抗疫之外的另一項挑戰。
爲此中國大陸官方除了力穩生產面外,還透過「綠色通道」,將農漁產品從產地迅速安全的運送到全國消費地,再經各大電商協助,運用新科技,將農漁產品快速安全送到消費者手裡;也鼓勵實體零售企業積極發展線上下單、線下配送業務,並媒合農業合作社與社區,定點配送,直供社區,來穩住民衆日常需求,避免兩面作戰,讓疫情惡化。
到目前爲止,已經初顯成效,中國大陸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從年增5.4%,逐漸回穩(臺灣1-2月平均CPI,較去年同期漲0.81%);今年3月16日—22日「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爲127.91(以2015年爲100),「菜籃子」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爲132.08,均較前一週降了3個百分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2020年3月也達到52.0高於50榮枯線。不過仍有部分地區及農產品出現短缺的現象。
中國大陸既是全球農漁業生產大國也是消費大國,每年自國外進口大量農漁產品,是全球農漁產品供應鏈極爲重要的一環,許多國家及地區以中國大陸爲主要的出口市場。受到此波疫情波及,中國大陸嚴格管制貨船,通關作業及時程延遲,倉儲壓力大,冷藏集裝箱供應量減少,原有物流通路受到影響,且延長食品邊境查驗時間,導致食品腐壞和增加糧食浪費,恐影響到中國大陸農漁產品的出口及進口業務。
以中國大陸爲主要農漁產品出口的國家及地區(如臺灣、印尼、越南、泰國、菲律賓、澳洲、紐西蘭、挪威、智利等等),在中國爆發新型冠狀肺炎疫情初期確實受到影響;特別是一些高單價的農漁產品(如高級水果、肉品和水產品等),雖想移轉到其他市場,但是受到當地關稅、檢疫、溯源、標示、包裝、運輸、法規、消費習性等等限制,談何容易。除給予當地農漁民相關免息、補貼、救助並加強自己國內消費外,只能期盼中國大陸疫情早日獲得控制!
根據中國大陸官方最新統計,今年1-2月蔬果、肉類、魚類、穀物、乳製品等農產品出口,均較去年同期出現負成長,總出口金額則較去年同期減少10.2%,出口確實受到影響;在農產品進口方面,除了魚類及穀物出現負成長外,蔬果、肉品、乳製品反呈現正成長,農漁產品總進口金額則較去年同期增加了6.8%,影響較預期來得小。不過若第二波疫情再起,對農漁產品的進出口影響將會加大,不能掉以輕心。
新冠肺炎疫情已經全球化,而民以食爲天,農漁產品供應與民衆日常生活及抗疫力息息相關,部分國家(如哈薩克、塞爾維亞、越南、俄羅斯、馬來西亞、印度、埃及、和柬埔寨等)開始限制或禁止特定糧食出口,是否會產生蝴蝶效應值得關注。
爲此剛結束的G20領導人特別峰會,發表《聯合聲明》除了提供5兆美元的「全球抗疫資金」外,也將努力確保重要醫療用品、農產品及其他商品和服務的跨境流動(人們攝入的卡路里中,有五分之一至少跨越了一國的邊界),爲糧食貿易創造有利的環境,畢竟開放的全球食品貿易,有助於維持下游食品市場的正常運轉。
面對新冠疫情對農漁業的影響,政府可以實施發放現金;免除農民貸款費用並延長付款期限;穩定供應必要農業資材(包括資金、種籽、肥料、農藥、勞工等);在緊急情況下,政府也可以考慮向農民購買農產品,以便建立戰略緊急儲備及用於人道主義救援等,來因應疫情對農漁業的衝擊。更重要的是政府要提供即時透明的糧食供需資訊,避免「恐慌性購買」及囤積食物和其他必需品的行爲。
從此次中國大陸爆發疫情後,臺灣農漁業界的反應,顯示我們對中國大陸依賴如舊。如何穩住中國大陸市場並有效開拓其他市場,事關臺灣農業未來生存發展,須嚴肅以對,畢竟政治填不飽肚子!
熱門推薦》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