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文專欄》媒體人使用AI生成內容須更專業

在運用AIGC時,媒體人應遵循「三分實,七分虛」的原則,避免照單全收AI生成的內容。(觀察者網)

近日應某大學之邀,針對AIGC(人工智慧生成內容)主題分享看法,我的題目是「媒體人應該如何善用AIGC」。

媒體人利用AIGC當然好處多多。善用AIGC?AI不就是工具,拿起來用便是?的確,一般人可以如此,但媒體人(不是自媒體人,是隸屬某媒體機構的工作者)是資訊生產者,內容的正確度、專業度當然要有別於一般素人。當然啦,現在不這麼講究的機構也不少。

針對專業人士利用AIGC產生專業內容,我的重點是「作文30分是無法判決70分與80分的差異。」在AIGC日益普及的時代,媒體人必須具備高度的專業能力纔能有效運用AI工具。AI可以產出基礎水平的內容,但要提升內容質量、辨別細微的差異,仍需專業判斷力。這意味着媒體人應不斷提升自己在專業領域的認識,才能在人爲調整AI生成內容時,確保其符合更高的創作標準。專業知識是媒體人在AIGC時代保持競爭力的核心。

針對非某專業領域之人慾產生專業內容,我的重點是「於不疑處有疑。」宋儒張載曾說:「讀書先要會疑,於不疑處有疑,方是進矣。」在大家都不懷疑的地方,你抱持懷疑的態度,就是一種進步。不僅僅是讀書,應用AIGC也是同一個道理。

在AIGC日益發展的背景下,媒體人必須保持高度的警覺性,尤其是當自己不具備某一領域的專業知識時。「於不疑處有疑」提醒我們,即使AI生成的內容看似無懈可擊,也需要反覆求證。

媒體人如果對生成內容缺乏深入瞭解,可能會因爲忽視潛在的錯誤而受到影響。這種情況尤其常見於專業性強的領域,錯誤的信息一旦傳播,將對媒體的可信度造成損害。因此,媒體人在運用AIGC時,必須保持謹慎,對內容進行多重驗證,確保信息的準確性與可靠性,避免因錯誤資訊而產生負面影響。

在運用AIGC時,媒體人應遵循「三分實,七分虛」的原則,避免照單全收AI生成的內容。AI生成的內容雖然可以提供基礎框架,但通常缺乏推理性和分析性的深度。如果僅將這些內容直接提交上司,不僅會暴露出機械化的模式感,還可能影響內容的質量和專業性。

臉書上有位知名詩人利用其詩作透過AI來產生圖像。初見時,覺得作品在構圖及元素組合方面都十分特殊,突破人爲思想的框架來呈現。可是,5張圖、10張圖之後,你就會發現一種很難明確形容的公式感。

試想,你的主管請你產生一篇文稿,你利用AI產生5篇、10篇。其實就容易被看出是利用AI來完成的。如此有何壞處呢?雖然你的工作效率很高,但主管會不會覺得付你薪資只是爲了讓你利用提詞器來完成?是否高估了你的價值?其二,如果你的文章內容都是AI,那你是否有自己的主見及創意呢?

因此,媒體人應主動調整至少30%的內容,加入更多人爲的推理、分析和情感元素。這樣可以讓整體內容更加豐富、有深度,並且更具人性化。透過這種方式,AI與人類創作的協同合作可以提升內容的價值,確保最終的作品能夠既高效又富有創意地呈現。

最後,爲何利用AI在視覺內容與聽覺內容不是同一件事?因爲視覺通過強烈的視覺衝擊、創新的鏡頭運用、動作設計、光影效果以及動態字幕等手法,能夠幫助影像內容有效傳遞訊息,並持續吸引觀衆的注意力。當然,這也包括了聲音方面的旁白、對話與音效。AI在視覺內容部分可以處理得非常好,替代真實影像的效果也不錯。

聲音內容就不同了,聲音只有單一元素。AIGC的聲音目前用在照本宣科很不錯,像是讀報表、雜誌文章、年報等等。但是,需高渲染性的、高信任感的、高情感度的內容,AIGC的機器味就不到位了,人聲演繹還是最迷人的。

(作者爲科技媒體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