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鎮宇專欄-核德?核能!核去?核從!能源政策保留彈性是工商界的心聲
近期,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再拋核電議題,建議讓核二、核三廠延役,核一、核四廠剷平,引進新型核電廠,讓核能發電佔比高過三成。童董事長的言論忠實反映了工商界的心聲,着實令人敬佩。工商界也都認爲,在AI與ESG兩大趨勢發展下,電力將是關鍵。
童董的真知灼見,呼應筆者早前說過,應該繼續強化現在積極發展的太陽能與風力發電,但不應排除新型態的核能、地熱、氫能等多元電力來源。保留任何選項纔是強化韌性、反脆弱的做法。
核能!過渡時期少不了它
核四從興建到封存爭議沒停過,其先進式沸水式反應堆的設計,安全性屢受質疑,加上2021年的核四商轉公投未過門檻,讓核四重啓的機率極低。
但反核四不等於反核電。美國的核電廠建造,早已走向第4代核電廠(不只SMR小型模組化反應器)。筆者認爲,臺灣若要繼續發展核電,應至少升級至3.5代核電廠(具有電源中止時自動停爐的設計,可防止福島核災的狀況)。
資料顯示,核能每kwh碳排量約與離岸風電相當,甚至低於太陽能。雖然核電對加入RE100的企業助益不大,但對於目前漸爲風潮的SBTi(科學基礎減碳目標倡議)響應者將能有所幫助。在各方致力於淨零排放的過程,有核電助攻將可舒緩電力的燃眉之急。
核去?國際潮流走向多元化選擇
2022年,歐盟針對永續經濟活動分類(EU taxonomy)通過一項加速脫碳的補充氣候授權法案(Complementary Climate Delegated Act),有條件地將核能與天然氣發電納入永續經濟活動範圍。條件是:核電技術升級至少至3.5代、需取代相同裝置容量的燃煤發電、能處理核廢料。這便是未來發展核能的潮流。
而今年4月29、30日召開的G7氣候部長級會議,會後公報提到,G7同意最晚在2035年之前逐步淘汰(phase out)燃煤發電,但對於選擇使用核能的國家持開放、支持的態度。
正所謂關一扇門,得開一扇窗,要達成淨零排放的終極目標,在各國看見瓶頸之際,更要創造多元的選項。呼應去年11月COP28二十餘國提出的核電倡議,要求2050年前將全球核電產能提高到2020年水準的3倍。
核從!先別爭,來找投資機會
在臺灣,核電發展一直是個兩極分化的議題,凝聚共識或尚需更多的國際氛圍、更多的淨零壓力。
但是,電力問題已經悄悄地逼近。不只臺灣有「強化電網韌性計劃」,美國也有「電網韌性創新夥伴計劃」(Grid Resilience Innovative Partnership,GRIP),歐盟有「歐盟電網行動計劃」(EU Action Plan for Grids)。顯示此前重電股的發威並非空穴來風,適逢近期漲多拉回,醞釀下一波的佈局機會。其次,淨零要角太陽能、風電、儲能相關,仍爲着眼長線佈局的標的。
至於硬核的核能,現階段可視爲另類投資,不缺題材,但與大盤的連動性相對較低,適度着墨可分散投組風險。這部分或得先從海外佈局,大部分爲電廠,例如全美最大的獨立核電廠Constellation Energy。ETF方面可觀察Global X Uranium ETF(URA)、VanEck Uranium and Nuclear Energy ETF(NLR)等,這些ETF皆囊括全球多家鈾礦開採和核能機組生產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