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來彭州啦!與青年的“雙向奔赴”,非遺也能變成“種草機”

最近

知名傳統文化短視頻創作者李子柒

迴歸了

“非遺”也成爲了時下最火的流量密碼

用傳統手藝設計藝術“潮玩”

以創意煥彩老物件

非遺創作結合社會熱點

非遺搭載直播頻登熱榜……

近年來

非遺越來越年輕化了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

“打卡”非遺、愛上非遺、傳承非遺

12月1日,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發起的“全國青年非遺傳承人扶持計劃”年度交流展示活動在彭州舉行,用心意守藝,讓非遺“活”起來,爲非遺傳承發展注入了年輕力量。

李子柒作爲成都非物質文化遺產推廣大使,在彭州參加全國青年非遺傳承人扶持計劃工作交流會,她分享了過去三年間的非遺調研故事,表達分享了全國青年非遺傳承人扶持計劃的重要性。會上,首期入選的20位優秀青年非遺傳承人在會上就非遺的傳承現狀與未來展開了座談。

非遺與青年的“雙向奔赴”

景德鎮手工制瓷技藝——琺華彩瓷繪製

民間繡活(夏布繡)技藝

“全國青年非遺傳承人扶持計劃”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於2022年發起,旨在推動社會力量參與非遺傳承人才梯隊建設,促進非遺融入現代生活實現代代相傳,助力鄉村振興和區域發展的“全國青年非遺傳承人扶持計劃”爲新時代非遺傳承注入了青春力量。

滿族刺繡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孫豔玲

民間繡活(高平繡活)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趙翠林

首期入選的20位青年傳承人中,僅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就有3人,分別是畲族銀器鍛制技藝項目傳承人林陵祥、滿族刺繡項目傳承人孫豔玲和高平繡活項目傳承人趙翠林,其餘有省(自治區)級傳承人7人,市(州)級傳承人9人,整體技藝水平高,行業經驗豐富,已成長爲非遺傳承的中堅力量。年輕一代的中國非遺傳承人,隨着知識結構層次的不斷提升,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正在打破“口耳相傳”的固有承襲模式。

羌族刺繡項目州級代表性傳承人張居悅

非遺技藝的傳承,對於青年傳承人們,可謂任重道遠。20位傳承人,都在各自不同領域發揮所長,持續爲非遺傳承注入“青春力量”。如1990年生的羌族刺繡項目州級代表性傳承人張居悅,除跨界合作一系列羌繡法式高定禮服及快手IP掛畫外,還與清華大學未來實驗室合作“岷江百合”羌繡數字化動態呈現,身體力行以數字化賦能非遺的活態傳承。

彝族服飾省級代表性傳承人丁蘭英

入選的青年傳承人,大都通過培訓學員、建廠建館的方式,致力於產業賦能,帶動當地就業,以非遺助力鄉村振興。如彝族服飾項目傳承人丁蘭英,多年來致力於傳承、挖掘刺繡文化,發展刺繡產業,集中規模化幫助農村婦女、殘疾人提供就近就業,幫助特殊羣體實現增收致富。

脫胎漆器髹飾技藝

楊柳青木版年畫技藝

在位於百里一·龍興集的非遺大集上,首期20位青年傳承人帶來了他們的精品佳作,跨越傳統與現代的邊界,開啓“雙向奔赴”,立足當下、面向未來,既守住初心,也敢於創新,讓非遺在彭派之城綻放無限生機。

“彭派非遺”的當下表達

彭州這座文脈悠遠、山水流轉的城市,傳承並創新着非遺之美,涌動着山水之韻,向全國乃至全世界展示着自己“飽滿的情緒價值”。

作爲一座城市的縮影,非遺是每一座城市都擁有的獨特文化。傳承發揚城市的文化瑰寶,讓世界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彭州,已成爲這條路上的先行者。

彭州以其獨特的文化底蘊滋養着非遺,非遺也反哺着彭州的城市精神。在彭州,古老的非遺技藝不再是束之高閣的文物,而是融入城市生活的鮮活元素。它像一股清泉,流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讓彭州人對本土文化有了更深的認同感與自豪感,凝聚起城市的向心力。

彭州的非遺傳承者們秉持匠心,在堅守傳統的同時大膽創新,他們的努力如同點點星光,照亮了彭州非遺傳承的道路。這種精益求精、勇於創新的態度,也逐漸成爲彭州城市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彭州在非遺傳承與發展過程中展現出的開放包容,吸引着更多的年輕人投身其中,也吸引着外界的目光。

非遺與彭州相互成就

在歲月的長河中

非遺將繼續賦予彭州獨特的魅力與靈魂

彭州也將爲非遺的傳承提供更廣闊的舞臺

使二者攜手共進

書寫更加精彩的篇章

免責聲明:

★品鑑彭州微信公衆號推文內容僅在品鑑彭州今日頭條號轉載,其他平臺未經許可,嚴禁轉載!文中配圖支付相應稿費,若不同意使用,請告知刪除!

期數:3248期

文:劉代萱

圖:張勇 歐陽廷豐 謝宇 韓汶君

編輯:劉代萱 責編:鄧茹月 編審:馮豔麗

有一種成都生活,叫彭州!

“品鑑彭州”微信徵稿啦!

弘揚天府文化,傳播城市精神!

親愛的小夥伴們,“品鑑彭州”微信面向全網徵集優秀稿件啦!

主辦:彭州市委宣傳部

主編:王玉巖

副主編:葉韜 馮豔麗

責任編輯:樑丹 龍洋 劉倩

編輯:劉代萱 鄧茹月

出品:彭州市融媒體中心

彭州市融媒體中心舉報電話:028一6861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