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江新區探索公園市場化改革
如何讓公園更加貼合市民需求?如何讓公園避免“百園一面”,彰顯各自特色?
近日,記者從兩江新區瞭解到,該區已建成132個城市生態主題公園,是不折不扣的“百園之城”。在已建成公園的基礎上,兩江新區正在探索公園市場化改革新路。
爲何要對公園進行市場化改革,具體怎麼改?記者就此進行了打探。
爲何要改革
公園發展難以“齊步走”
兩江新區城管局相關負責人說,兩江新區是全市公園數量最多、最集中的區域,他們也感受到市民對公園的多樣化需求。
“百園之城”建設之初,推窗見綠、推門見景的生活方式,吸引了大批市民到兩江新區安家、就業。在車水馬龍的城市中,綠樹環繞、鳥語花香的公園,爲市民提供了身心休憩的場所。
例如,九曲河溼地公園不僅有峽谷溪流,也有靜謐湖泊,水景多樣性可圈可點;重慶園博園彙集了國內外不同風格的園林景觀精品;禮嘉智慧公園融入5G、VR、自動駕駛等智慧體驗元素;三板溪公園成爲市民最青睞的戶外露營地之一……
隨着兩江新區開發建設逐步推進,市民對公園的需求也“水漲船高”,大家希望公園有健身設施,有專業的運動場,有親子活動的空間,有多種多樣的文藝活動,有可以停留休憩的消費配套……
此外,由於建設時期不同,上百個公園的發展並非“齊步走”。修建較早的公園,基礎設施已然陳舊,需要更新;正在修建的公園,需要儘可能滿足市民的需求;還未修建的公園,也需要儘快推進。
一邊是市民的“衆口難調”,一邊是公園需要補短板、提品質。如果僅由政府“全包”,不僅會受到人力、物力的客觀限制,也難以有效激發公園本身的潛力,使得公園無法自我“造血”。
於是,從2022年起,兩江新區開始探索公園市場化改革。
改革如何實施
公益性質不變,三種途徑充分盤活公園資源
這一探索並不容易。既沒有前例可以參考,還得面臨種種挑戰和質疑。
比如,市場化改革會不會對公園的公益性質產生影響?這也是廣大市民最關心的一個問題。
又如,要進行市場化改革,意味着需要引入社會資本。社會資本怎麼進入?進入後能幹些啥?
此外,公園的用地性質對市場化盤活有諸多限制,而且每個公園的“先天條件”不一樣。怎麼解決用地的問題?哪些公園能盤活?
經過一年多的摸底、調研和反覆討論,兩江新區給出了答案。
首先,兩江新區堅持“公園姓公”,服務對象是廣大市民。公園的大門,永遠朝市民敞開,確保公園公益性不變、公益配套不減少、服務品質不降低。
其次,社會資本可以通過公開招投標、招商引資等方式進入公園。進入公園後,在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開展文創、康養、休閒等經營業態。
兩江新區和市發改委、市規劃自然資源局、市城管局等部門積極溝通,梳理130多個已建成公園和20多個將建成公園的用地情況,摸排出50多個具備市場化改革條件的公園。
具體來說,兩江新區探索了3種方式盤活公園潛力,讓公園擁有“造血”的可能性。
第一,公開招投標。金州公園、月亮灣社區公園、龍興航空主題公園等均採用此方式。通過將公園配套用房、用地等資源打包成項目,吸引社會資本進入。
第二,招商引資。兩江新區和招引項目簽訂管理協議,由項目方建設管理公園。以龍咀公園爲例,兩江新區與重慶山水城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打造集旅遊文化、餐飲文化、演藝文化於一體的沉浸式消費新場景。該項目總投資2.5億元,總提升改造面積約19.33公頃,目前已簽訂招商合作協議。
第三,土地出讓。這種方式常見於開發商修建住宅區配套的公園。在規劃階段對用地做好統籌,開發商拿地時一併建設公園,兩江新區負責紅線管控。錦繡山公園等就採用了這一模式。
改革效果怎樣
引入13個市場化項目,讓公園初步具備“造血”功能
作爲兩江新區第一批投入市場化改革的公園,金州公園自今年起便發生了一系列變化。
金州公園運營方渝高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市場化改革探索不會影響市民正常遊玩。目前公園的開放區域,今後繼續對市民開放,“改革探索的主要內容是補短板、引項目。”
基礎設施要補。金州公園位於金州大道與平祥路之間,周邊有多個住宅小區,一到週末,遊客“打擁堂”。此前,公園車位不足100個。因此,渝高公司首先擴建停車場,新增了415個車位,還增設了超充站。
便民服務要補。公園增設了除顫儀、籃球場、自助售賣機等。
消費業態要補。在停車場旁,有一家“拾光咖啡”。它的“真身”是公園的管理用房。經過合理的空間拓展,在管理功能基礎上,兼備了售賣咖啡、茶飲等功能。
今年4月起,渝高公司還統一購買了50頂大帳篷,引入50個攤位,設立了公園集市。
另一方面,金州公園加快服務設施(森林客廳)建設,項目建成後,將完善金州公園服務配套,豐富公園業態。可以想見,補齊短板後,金州公園未來“造血”有了基礎。
前述負責人表示,目前公園還處於建設期,但已有多個項目表達出了合作意向,涉及藝術、康養、酒店、文創等領域。今後,金州公園將依託森林中心,結合公園景觀,打造文創新地標,充分發揮公園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截至目前,兩江新區累計引入公園市場化項目13個,協議資金14.97億元,預計年運營收入超4億元,導入業態主要爲非遺文化、萌寵、體育運動、餐飲等,已有4個項目開工建設。
下一步,兩江新區將在堅持公園社會公益性、羣衆開放性、服務多元性始終不變基礎上,進一步調動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實現羣衆滿意、資源盤活的“雙贏”。(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申曉佳 羅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