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隧”定製 各有“絕活”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趙思遠 通訊員 宋寶華 初文強
在雲南臨清高速公路項目中,王家寨隧道因複雜多變的地質環境和極高的施工風險,在業內被稱爲“世界性難題”。而中鐵隧道局“隧道攻堅克難尖刀連”憑藉技術攻關和工法創新,不僅保證了施工安全,還大大提高了在高難區域的掘進效率。這是中鐵隧道局針對重大、高難工程施工,深化“產改”、發揮勞模工匠帶頭引領作用,在全國各地組建一系列“尖刀連”隊伍,並收穫良效的一個縮影。
日前,中鐵隧道局制定併發布了《加強“尖刀連”建設工作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在全國範圍內優選精兵強將,組織建立了28支能夠精準應對不同環境特點、各類急難險重的“尖刀連”隊伍。《意見》突出“尖刀連”能夠“一對一”安全、高效、精準解決重大施工難題的能力,不僅對連隊的人員組成結構有明確要求,結合施工區域的具體情況定位連隊的“拿手絕活”,還對“尖刀連”的考覈、激勵制度進行了細化和創新。
聚才集智 放大效能
“所有的‘尖刀連’成員均是集團優中選優,不僅要有能夠在關鍵時刻充當‘攻堅隊’‘破城錘’的集團協作作戰能力,又要有能夠扮演關鍵角色的技術領軍人。”中鐵隧道局相關負責人告訴《工人日報》記者。
王家寨隧道項目便是“尖刀連”發揮技術領軍人帶頭作用,高效解決問題的一個實例。王家寨隧道地處強富水區,地質結構複雜多變,集團爲此組建了“隧道攻堅克難尖刀連”,由雲南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劉剛擔任連長。針對強富水粉細砂地層面臨的諸多技術瓶頸,劉剛帶領連隊成員展開攻堅,採取新技術、運用新材料,創新應用了以“地表降水+超前周邊注漿+管棚+密排小導管+四臺階五步交錯開挖工法+快速應急響應”的總體施工方案,僅用不到2個月的時間,便順利突破高難區域,有效保證了施工進度。
由中鐵隧道局施工的一段高原鐵路項目,面臨高寒、低氧、缺電、物資匱乏等難題,集團爲此組建“勇擔使命尖刀連”,注重提升連隊成員的集體業務能力,對成員按期進行技術培訓,開展“師帶徒”結對培養工作,並積極組織成員參加集團組織的各類技能競賽提升實戰能力,大大提升了連隊的整體戰鬥力,在項目中成功攻克了穿越斷裂帶、巖爆、透水等風險,確保了施工安全和質量。
適才適所 各有絕活
“作爲隧道施工的‘國家隊’‘先鋒隊’,要讓每個‘尖刀連’都‘腦子裡有乾貨,手上有絕活’,讓連隊成員真正做到適才適所,在崗位上最大限度發揮光熱。”該負責人向記者介紹,每支“尖刀連”都注重突出中鐵隧道局在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領域的專業引領,同時結合各施工子分公司的專業特長和發展方向,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拳頭隊伍。
位於上海的崇太長江隧道項目,面臨着地理位置特殊、地質條件複雜以及“超大直徑盾構超長距離獨頭掘進”等難題挑戰,對施工的智能性和高效協同組織有很高要求。在集團支持下,項目成立了“領航江海尖刀連”,採用了智能感知、智能掘進、智能拼裝等九大智能建造技術,不僅實現了參數預測決策、泥水壓力自適應、掘進姿態自巡航、泥水環流自協同的多系統集成協同,還構建了盾構隧道智能建造技術體系,使相應崗位減少人工投入62人,掘進效率提升2倍以上,創造了超大直徑盾構單月掘進718米、平均超600米行業紀錄。
此外,滇中引水大理I段3標的“雲嶺尖刀連”攻克了複雜地質條件下的施工、高地應力環境下的軟巖大變形、涌水與突泥治理等重大技術難題,加快了香爐山隧洞的建設進度;高原鐵路項目“勇擔使命尖刀連”應對巖爆等不良地質,配備了微震監測與HSP等超前地質預報設備,極大地保障了施工過程中的安全。
據瞭解,28支“尖刀連”中,有17支複雜地質隧道開挖隊伍、3支長大隧道TBM掘進隊伍、4支鐵路項目大機配套隊伍、2支大盾構掘進隊伍、1支注漿隊伍、1支洞庫開挖隊伍,保障不同類型工程穩步推進。
量才錄用 多勞多得
“不僅要加強對連隊成員的考覈,讓他們心懷責任感,還要制定多元化的激勵制度,讓他們充滿優越感。”該負責人說。據瞭解,“尖刀連”堅持“高水平、高績效、嚴考覈”原則,各單位通過“科學績效指標+考覈剛性兌現”進行激勵管理,鼓勵成員多勞多得,推動“尖刀連”良性發展。
其中,“雲嶺尖刀連”針對連隊各班組設置“掘進進度”“混凝土超耗控制”等多項考覈指標,冠軍班組發放榮譽證書,並獲1萬元獎勵。在這樣的激勵措施下,連隊TBM穿越香爐山不良地質掘進效率從上年度24米/月提升至50米/月。除此之外,在TBM掘進施工方面,連隊採用任務目標考覈方式,針對班組單日完成任務量,設置了0.8萬元、1.3萬元、1.9萬元的分檔激勵。實施考覈體系後,連隊成員人均月收入達1.2萬元,關鍵工序銜接時間縮短35%,質量一次驗收合格率100%。
高原鐵路項目“勇擔使命尖刀連”制定《大機施工維保時間考覈辦法》《超欠挖管理辦法》《TBM掘進施工進度考覈獎勵辦法》等管理辦法,同時結合經理部月度表彰機制,從工作態度、技術能力、安全意識等多個維度對連隊成員進行全方位考覈,對在設備操作中能夠持續保持高效且失誤較少的操作手授予“優秀大機操作手”“優秀溼噴機操作手”“優秀TBM操作手”等榮譽稱號,給予相應物質獎勵,並對其年度評優評先、技術職稱評定等工作進行優先考慮,實現施工生產工序“零轉換”、工時“零損工”、質量“零返工”、安全“零事故”。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