屢次創下全國超低體重早產兒成功救治紀錄

2015年成功救治全國首例孕24周、出生體重500克超早產兒“九爺”;2018年成功搶救孕23+6周、出生體重400克的超早產兒“小海草”,再次創下當時我國存活體重最輕早產兒紀錄;2022年成功搶救胎齡22+2周、出生體重爲390g的超早產兒,2023年又成功救治胎齡僅21+4周(目前全球能救治成活的最小胎齡爲21+1周,獲吉尼斯世界紀錄)的生存極限早產兒,也是目前國內搶救存活胎齡最小的寶寶。

近年來,深圳屢次創下全國超低體重早產兒成功救治紀錄,不僅救治數量多、存活率高,而且早產兒救治成活後的生存質量好。婦女兒童健康,是全民健康的重要基石。“十四五”以來,婦女兒童的健康主題已經從生命安全守底線擴展到全面健康促發展。最新版《深圳市居民健康白皮書》顯示,2023年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爲2.69/10萬、1.12‰、1.47‰,穩定保持在發達國家和地區水平。

扭轉早產兒命運的齒輪

爲家庭和社會帶來希望

“科室現有1名24周,出生體重660克,出生僅3小時、發生了氣胸的超早產兒,目前患兒需要呼吸機支持治療,因救治難度大,不良預後風險高,需要轉至貴院治療。”

一通電話打到了深圳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電話那頭急促的語氣瞬間讓大家緊張了起來,得知此情況的新生兒科主任楊傳忠迅速召集轉運團隊一同瞭解患兒病情。

一番探討後,種種難題攤在面前。超早產兒,出生僅3小時,腦發育極不成熟,腦血管異常脆弱,如豆腐腦般,是顱內出血的高危階段。一旦出現顱內出血很可能功虧一簣,而這轉運路長達400公里,路上一點波動都是致命的危險,要怎麼保證孩子安全送到醫院?

在反覆評估患兒病情後,楊傳忠認爲根據以往救治超早產兒經驗,醫院有能力做好本次轉運,並與熊小云護士長和轉運小組成員一同制定詳細的轉運方案。

從患兒的腦保護策略、循環穩定、呼吸支持、氣胸的處理、體溫維持、營養管理、血管通路、轉運設備等方面制定了詳細計劃,對轉運途中有可能發生的意外情況也擬定了相應預案。

在各種器械、搶救藥品和設備調試結束後,一支由林冰純主任醫師和黃穎穗副主任護師負責,宗海峰副主任醫師、護理組長江姍副主任護師以及住院醫師李曉洋、許慶玲醫師實施轉運的團隊,坐上轉運車出發了。

轉運團隊經過4個多小時的顛簸,抵達當地醫院,迅速在現場再次評估患兒病情。由於患兒孕周太小,各臟器發育極度不成熟無法適應宮外生活,心功能不全容易低血壓、呼吸不規律肺部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質,且已經發生嚴重氣胸,胃腸功能脆弱無法快速建立腸內營養……轉運團隊立即給患兒上呼吸機、胸腔穿刺、血管活性藥、靜脈營養等各項搶救治療,穩住患兒情況。

待患兒的生命體徵穩定後,轉運團隊帶着患兒返程。另一邊,深圳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早早開通好了綠色通道。又是4個多小時的路途對早產兒的精心照護,患兒安全抵達深圳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NICU)超早產病區後,醫療團隊馬不停蹄繼續開展搶救治療,調整好呼吸機參數、重新接上營養液……經過救治,患兒生命體徵平穩,生長髮育良好,沒有發生嚴重合並症。

這只是深圳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搶救的其中一名早產兒。

深圳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作爲國家臨牀重點專科,擁有國內領先的新生兒救治技術,有從湖南、江西、廣西及省內各地的孕婦,因出現早產跡象,爲了腹中的寶寶能健康存活,而通過宮內轉運來市婦幼進行保胎治療的;也有出生後由於極度早產和危重而通過出生後的轉運來市婦幼救治的。早產兒搶救存活率達99.2%,極/超低出生體重兒搶救存活率達96.2%。近年來,破了一個又一個紀錄。科室今年收治早產兒已超2500人,超未成熟兒已超過150人,搶救存活率接近92%,超早產兒搶救存活率處於國內領先水平,在早產兒救治、新生兒復甦、呼吸支持、重症護理等方面成績顯著,能滿足危重新生兒救治需求,成功扭轉許多患兒命運的齒輪,爲家庭和社會帶來新生希望。

成功獲批

“國家新生兒保健特色專科建設單位”

常年打破早產兒搶救紀錄的背後,是新生兒保健體系的持續完善。

深圳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保健體系建設以新生兒爲核心,產前、保健與臨牀相結合爲手段,全面保障新生兒健康爲目的,不斷完善,廣泛深入開展連續性的新生兒保健服務,致力於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區域領先的新生兒保健專科。

2023年3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婦幼司公佈第三批“國家新生兒保健特色專科建設單位”名單,深圳市婦幼保健院上榜,成爲深圳市首家入選單位。

國家新生兒保健特色專科建設是貫徹落實健康中國戰略,以持續推進全國新生兒保健學科發展,提升專科服務水平爲目的,在生命起點保障兒童健康的國家級評審工程。

按照《國家衛生健康委婦幼司關於開展第三批國家新生兒保健特色專科建設評估的通知》安排,深圳市婦幼保健院高度重視,院領導親自部署,多次召開部門協調會,精心組織,由院長任組長,新生兒科牽頭,產科、兒童保健科等相關科室緊密協作,成立新生兒保健專科建設小組。憑藉專科特色建設、特色服務能力、醫療技術水平以及引領示範等優勢,經廣東省衛生健康委評審推選,順利通過國家專家組答辯,榮獲此項資質。

牽頭科室新生兒科從1994年獨立建科開始,歷經30年,逐步發展爲以新生兒復甦和超早產兒救治爲特色的國家級臨牀重點專科,同時也是全國新生兒醫聯體副理事長單位、國家圍產期新生兒專科醫師培訓基地、廣東省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

通過新生兒科、兒童保健科、產科、母胎醫學與產前診斷中心、兒童保健科、眼保健科、兒童神經康復科、高危兒門診等多學科共同參與,目前形成“產前-產時-新生兒-嬰兒期”一體化管理,完成新生兒早期疾病診治、新生兒眼病篩查、聽力篩查、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罕見病診斷及早期保健、康復工作,加強出生缺陷防治和疾病預防,開展特色延伸服務,專科服務能力和技術水平在全市乃至全省處於先進行列,爲有效保障區域婦女兒童生命健康安全提供了堅強的學科支撐。

全面推進生育友好醫院建設

共築母嬰健康未來

關注新生兒,也關注孕產婦。

作爲國內知名的三級甲等婦幼保健院,深圳市婦幼保健院積極響應國家關於推進生育友好醫院建設的號召,以國家孕產期和新生兒保健特色專科、國家新生兒臨牀重點專科等婦產生殖專科爲支撐,通過一系列創新實踐,爲廣大育齡婦女提供安全、便捷、溫馨、舒適的生育環境和優質服務。

醫院全面樹立生育友好理念,踐行從以治病爲中心轉向以服務對象爲中心,切實改善孕產婦就醫體驗。同時,重視健康教育,開展預防出生缺陷,消除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嬰傳播等公共衛生項目,主動爲育齡婦女和孕產婦提供婦幼健康科普,提升健康意識。開設助產士門診、孕婦學校等,提供諮詢的同時,幫助孕產婦樹立分娩信心。

通過產前優生診療服務、特色護理專科門診、連續全面的生育服務,爲孕產婦提供從孕前到產後的全方位支持。醫院還配備了專業產後訪視團隊,在全國較早開展產後訪視工作,2023年產後訪視率高達98.56%,包括爲產婦提供母乳餵養、營養、心理、運動等諮詢指導及健康教育服務。通過晚斷臍和早接觸早吸吮等措施,促進母嬰早期互動和母乳餵養。提供產後健康檢查、WAFF產後康復運動、產後抑鬱篩查與心理諮詢等服務,加速產後身體恢復,提高生活質量。

落實母嬰安全制度,發揮省、市級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作用,建立孕產婦和新生兒轉運平臺,完善全市孕產婦安全體系,保障母嬰安全。深圳市婦幼保健院持續推進生育友好醫院建設,通過不斷的服務創新和質量提升,爲孕產婦提供更加優質的生育醫療保健服務,共築母嬰健康未來。

採寫:南都記者 李榕 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