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美交易談判破裂 臺恐成籌碼

川普將於2025年1月20日就任美國總統,他的不可測、反對多邊合作等風格,將爲美中臺、兩岸關係投入巨大變數,川普2.0成爲2025年臺海最無法預期的風險。圖爲川普(左)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19年會面照。(本報資料照片)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即將上任,其涉臺的孤立主義、交易性格,必影響美陸臺關係走向。臺灣學者認爲,臺灣不會被川普出賣,但若陸美交易談判破裂,川普可能立即派高層官員訪臺、對臺出售尖端武器,以此拉高談判籌碼,將是臺海最不穩定因素。大陸學者則指出,美新政府如何管控民進黨的兩國論,是臺海最大變數。

臺大政治系教授張登及表示,川普的對外決策存在非常大的不確定性,他很有可能因爲一個交易型談判的破裂,瞬間轉換談判的議題領域,可能以出售高敏感性武器當作政策工具,而這就不能以常規的邏輯來推斷川普是否會出售攻擊性武器給臺灣。

他強調,川普堅持「我是和平總統」,所以他會以實力壓迫其他人,但並不打算打仗。美國未來可能派部長級以上的高階官員來臺,做爲施壓大陸的談判籌碼;反之,美陸關係若得到一定程度的妥協、緩和,華府也有可能對臺減少「象徵性」安排與禮遇。

張登及認爲,未來4年,美國以臺灣存亡作爲交易標的的可能性不高,且從短期來看,大陸仍將鞏固經濟視爲第一要務,除非臺海議題優先於此,纔會形成美中是否要就臺海問題進行交易的嚴峻局面,但目前看不出會發展至如此嚴重的地步。

就陸美關係來看,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李慶四認爲,比起貿易與科技競爭,更大沖突點在臺海,這涉及到中國統一大目標的根本利益,畢竟美國對大陸的着力點可能找來找去都不如臺灣牌順手。

上海東亞所副所長包承柯也說,大陸作爲美國重要競爭對手,貿易科技競爭都不至於引發戰爭,唯有臺海問題會激起區域性衝突。美國新政府如何處理、掌控臺灣當局的臺獨動作,將是陸美互動的焦點。

上海全球治理與區域國別研究院美國與太平洋地區研究所所長黃靖認爲,對關稅戰不能掉以輕心、搭配增加預算赤字、強化量化寬鬆爲核心的經濟政策,會讓大量廉價美元流入市場,美元快速貶值會對世界經濟,尤其是第一製造貿易大國的中國經濟,形成巨大潛在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