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雙機場時代來臨 珠三角惠州廣州搶先機

陸雙機場時代來臨,珠三角惠州廣州搶先機。圖爲惠州平潭機場。(澎湃新聞資料照)

澎湃新聞23日報導,最近廣東深圳提出支持惠州平潭機場打造成千萬級區域性樞紐機場,發揮深圳第二機場作用,與深圳寶安機場形成協同發展格局。顯示繼兆元人民幣GDP、國家中心城市、米字形高鐵網後,「雙機場」正成爲各地龍頭城市競爭另一「戰場」。

與此同時,日前獲批的《南京市國土空間總體規畫(2021-2035年)》也提到,將規畫「一主一輔」的航空總體佈局,以祿口國際機場爲主要機場,馬鞍機場爲南京的輔助機場。

據媒體不完全統計,重慶、杭州、濟南、青島、西安、鄭州、昆明等城市在內,大陸已有超過10座城市將第二機場提上日程。其中,大多數還處於閉門規畫階段,但有些已得到大陸國家層面認證。

目前大陸有三座城市擁有雙機場,分別是北京、上海和成都。除此以外,最迫切需要第二機場,就屬深圳。

2023年深圳寶安機場旅客吞吐量5273萬人次,位居大陸第四。但不同於北京、上海、成都等地機場動輒三、四條跑道,寶安機場只有兩條跑道,是大陸最繁忙的雙跑道機場。

考慮到深圳土地資源緊張,鄰近香港,空域資源提升空間有限,深圳放棄在市內修建新機場,轉而支持現有惠州平潭機場升級、打造爲深圳第二機場。

惠州平潭機場距深圳東面坪山、龍崗等區30多公里。與珠江口寶安機場一東一西相呼應。加之2023年惠州平潭機場剛完成飛行區擴建,雖然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長152.94%,達到261.79萬人次,但也僅及寶安機場的1/20,提升空間巨大。

事實上,深圳機場難題在珠三角並非個案,廣州同樣緊迫。

自2020年起,廣州白雲機場年旅客吞吐量始終位居大陸第一。2023年爲6317萬人次,比上海浦東機場、北京首都機場多出近千萬客流。而今年前十個月,白雲機場的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長了21.29%,達到6316.3萬人次,接近去年全年水準。按照目前白雲機場在運營的T1+T2設計容量8000萬人次,客流量已逼近設計容量。

爲此,廣州一方面全速推進白雲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完工後白雲國際機場將成爲全球最大的單體機場,年旅客吞吐能力、貨郵吞吐能力將分別達到1.2億人次、380萬噸,較目前增長50%、52%。另一方面,廣州也正在加快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規畫建設,預計年底有望開工。

但和深圳一樣,新機場雖有「廣州」之名,但最終是落在佛山市高明區。這種「共用機場」模式也呼應《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畫綱要》提出「加快大灣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世界級機場羣」,並在越來越多都市圈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