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衛生棉品牌集體「翻車」女孩們不忍了 決定自力救濟
大陸衛生棉品牌集體「翻車」後,女孩們決定親自下工廠製作生產。(圖:shutterstock/達志)
據《新週刊》報導,關於衛生棉的爭議已經持續了近一個月,卻像個雪球越滾越大。最初,有網友親手測量發現,市面上許多衛生棉的實際吸收層和長度都短於包裝標識,有少幾公釐的,甚至還有少幾公分的。而被質疑「偷工減料」的衛生棉廠家,其迴應都並未讓消費者感到滿意。大部分品牌表示長度±4%符合大陸國家標準,ABC的客服更是以一句「如果覺得接受不了可以不買」惹了衆怒。
對衛生棉「翻車」的批評,一部分來自人們對女性消費品長期以來積累的「怨氣」。符合標準的衛生棉當然是可以使用的,但消費者更關心的是,如果能留意到女性使用衛生棉時普遍存在的痛點,衛生棉是不是可以變得更好?
多個衛生棉相關詞條佔領熱搜後,11月22日,ABC創始人公開道歉,並承諾:「12月份就會有部分產品實現國標零負差,2025年3月全線產品實現國標零負差,有差的也是正差。也懇請大家給我們一些時間來做調整。」
但當遮羞布被掀開,被撕裂的信任一時難以重新縫合。恰逢新的衛生棉國家標準意見徵集期間,有消費者提出了更多疑問:pH值的規定範圍是否過寬?是否應明確吸收層的長度和寬度?是否應增加對其他化學物質含量的要求?
不使用衛生棉的人或許很難理解這些疑問。然而,對全大陸數億位女性來說,這些細節意味着「原來用衛生棉覺得不舒服,不是我的問題」。
「就算符合國家標準,爲什麼誤差大都是負數?」有網友一針見血地指出。
近日,不少網友發帖曬出自己對多款衛生棉的測量數據。澎湃新聞也測評了24款衛生棉,發現其中僅2款與包裝上標明的尺寸一致,僅1款超出8公釐,其餘則均短了10—20公釐。這只是全長的數據,而決定使用效果的吸收層要再短上10—20公釐。
有消費者表示,雖然符合標準,但大多數衛生棉的測量數據給人的觀感是「卡着最低標準做」。「對品牌來說少了幾公分的棉花,對我們來說,就是扔N條內褲、洗N次牀單、廢N條褲子。」
對此,同爲女性的作者感同身受。作者自中學開始痛經,有次去買藥,藥店女老闆的一句話令她記了許多年:「沒有女性來月經是完全舒服的。」這樣的思維慣性,使得許多女孩在不舒服時,第一反應要麼是忍着,要麼是找自己的原因。
95後女孩布布告訴《新週刊》:「我平時日用衛生棉用的是樂而雅,感覺坐着的時候前或後容易漏。」之前,她並未意識到是衛生棉有點短,一直以爲問題在於自己沒有貼準位置,最近才注意到:樂而雅的日用款標識長度爲225公釐,而市面上常規的日用款在240—270公釐之間。
布布夜間則使用蘇菲420公釐的衛生棉,長度是足夠使用的,但後方的寬度卻不夠,導致有概率側漏。
多位女性受訪者向《新週刊》提到,幾年前常見夜用衛生棉的後翼呈扇形,如今大都變成了長條形,吸收寬度變窄,更容易側漏。與此同時,各品牌推出了「夜安褲」「安睡褲」的品類,很多消費者都從夜用衛生棉轉向了安睡褲。
然而即使是安睡褲,也未能滿足所有女性的需求。另一名95後女孩莉莉斯因爲生理期前幾天出血量較大,幾乎只用安睡褲。她發現:「後方的吸收棉層比較窄,雖然不會漏,但也吸收不了,導致血全沾在了皮膚上。」
當女生們湊在一起討論,不再內耗的她們發現了更多從前羞於啓齒的問題。「原來大家都一樣,這不是我的錯。」
00後女孩方瑤表示,她使用大陸國產品牌的衛生棉時常常患上毛囊炎,但用日韓品牌時會好些。布布則覺得,除了護舒寶的液體衛生棉以外,其他衛生棉用起來或多或少都有些悶,在南方潮溼的環境裡很容易引起發癢。不過,液體衛生棉的價格幾乎是普通衛生棉的兩倍,也勸退了不少女生。
在美國工作的中國女生洛琳告訴《新週刊》,當地的衛生棉分爲5種尺寸,包裝上只會有1號至5號尺寸的標識,不會寫明具體長度。
她常買的always(護舒寶)液體衛生棉10美元46片,相當於1.57元(人民幣,下同)一片。而在大陸國內電商平臺的搜索,同品牌產品常規包裝(一盒10片)的價格爲20.9元,超過2元一片,優惠組合裝的單價則在1.7元左右,比美國稍貴。
《新週刊》就以上問題聯繫了護舒寶、高潔絲、樂而雅、ABC、七度空間、全棉時代等衛生棉品牌,均未得到正式迴應。
而各大衛生棉品牌的公開回應,往往止步於「符合國家標準,不影響使用」。有消費者告訴《新週刊》,這些迴應並不能讓她們感到滿意。「幾乎沒有品牌表示會按照消費者關心的方面進行改進。」
或許,讓女性更爲不滿的是,在利潤率更高、營銷活動更頻繁的情況下,衛生棉品牌卻貪圖那1公分的「節省」。
比如七度空間所屬的恆安國際集團,2024年上半年衛生棉業務的毛利率爲62.7%。2023年,百亞股份的自由點衛生棉毛利率爲54.8%。事實上,根據中泰證券2019年發佈的《衛生棉行業深度報告》,衛生棉行業平均毛利率可達45%。相比之下,紙尿褲的毛利率平均在20%—40%之間。
該報告還指出:「行業平均銷售費用佔銷售額約23%,研發及管理費用大約佔比6%。衛生棉工藝較爲簡單,原材料成本佔80%;衛生棉內部的吸收體佔原材料比例最大,約爲50%。」
以樸素的常識來看,品牌既然捨得花重金請明星做代言,就更不應該在一點長度上「摳摳搜搜」。以往有品牌翻車時,總有其他品牌及時站出來接住潑天的富貴,但這次,令女生們失望的是,幾乎沒有品牌聲明自己超出標準。
既然沒有一個「能打」的,不少網友發帖表示打算自己創業做衛生棉。目前來看,這些「準」創業者大多還停留在市場調查階段,也有少部分已經初步付諸行動,大學生林溪夢是其中之一。
她在第一篇帖子裡寫道:「我不想總等待一個『救星』出現。」半個月過去,她組建起了一個團隊,核心成員有設計、研發和會計等7人。
團隊已經初步考察了5家工廠,林溪夢告訴《新週刊》:「好的工廠,製作衛生棉的精度完全可以做到手量看不出差距,4公釐已經是很誇張的誤差了。」做短几公釐在成本上僅會有細微的差距,但顯然訂單量越大,節省得越多。她認爲,國標並沒有規定衛生棉必須有的長度,但品牌既然自行在包裝上標明瞭長度,就理應做到。
「其實大家想要的東西,技術上基本都可以實現。」林溪夢嘗試和工廠溝通網友姐妹們的需求,得知諸如「更貼合臀部的表面凸起」等設計已經被其他公司申請了專利,只是沒有投產。「原因可能是成本比較高。」
林溪夢是化學專業的。她瞭解到,好的吸收材料是關鍵。吸收快、乾淨的衛生棉,能減少雜菌,降低毛囊炎發生的可能性。大家關心的側漏問題,也跟吸收速度、吸收量有關係,但衛生棉的吸收量要從50毫升提高到80—100毫升,成本相當於翻了三倍。
相比生產,她們面臨的更大問題是銷售。「第一批貨做出來大約需要10萬元,這筆錢我們還是湊得出的,但後續穩步發展至少需要兩三百萬元,如果銷路不好或者沒有拉到投資,可能就得及時止損。」林溪夢說,「在那之前,我們不會輕易放棄。」
適當推廣並非原罪,產品與消費者找到彼此,總是需要跨越信息不對稱的障礙。也有網友不失警惕地提出,現在聲稱自己超出標準的小品牌未必值得信任,要注意看它們的檢測報告。
一時之間,很多人不知道該相信什麼。有人開始買「醫用衛生棉」,或是用棉布墊和刀紙自制古早「衛生棉」。又有人指出,實際並無「醫用衛生棉」的說法,「醫護級」是由第三方機構認證的,質量仍需謹慎判斷;刀紙和衛生紙的標準一樣,並不比衛生棉更衛生。至於衛生棉條、月經杯等用品,也並非適合所有人。
兜兜轉轉,女生們回到了原點:衛生棉是必需品,不可能被完全替代。
「爲什麼國標規定的衛生棉pH值的範圍這麼大?」
花糕是最先提出這個疑問的網友之一。11月初,她轉發了一個衛生棉長度測量的帖子,有人在評論區附上國標截圖,告訴她這是符合標準的。花糕在圖中看到了對pH值範圍的規定。
「我很納悶,按常識來說,4.0—9.0的區間跨度太大了。」她特意查閱了1999年版的大陸國家標準GB8939-1999,其中規定衛生棉優等品的pH值爲5.5—8.0,合格品爲5.3—8.2,而2008年版則改爲4.0—9.0,現行的2018年版沿用了後者。
花糕平時用的衛生棉在2元左右一片,換得比較勤快,她每天都會溫水清潔,但經期依然容易發生毛囊炎。「排除了其他因素,我猜想也許和衛生棉有關。」她的疑問在網上引起了不少女生的共鳴。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也有誤解。「緊貼皮膚的衛生棉,pH值規定爲什麼和不能直接接觸皮膚的紡織品C類一樣?」事實上,根據衛生棉標準GB/T 8939-2018,其面層材料應符合GB/T 30133關於一次性衛生用品的規定,即pH值應在4.0—8.0之間,其實與B類可直接接觸皮膚標準的範圍相同。
有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向《新週刊》解釋:「衛生棉pH值測的是面層和吸收芯層,還不能單純與面層標準來對比。網友們看的GB18401-2010是紡織品的標準,其中明確說明了一次性衛生用品不適用該標準,直接和衛生棉比較不是很合適。」該人士還表示:「總體來說,衛生棉國標囊括的化學安全指標呈增加趨勢,對產品安全是負責的。」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的婦科醫生告訴《新週刊》:「婦科講的pH值是對陰道而言,並非外陰。衛生棉有國家制定的行業標準,符合標準的都可以使用。」至於衛生棉表層pH值對外陰的影響,多位婦科醫生表示缺乏深入瞭解,有待科研證明。
事實上,根據2024年雲南省消費者協會對來自實體店和電商平臺的10款衛生棉進行檢測和分析,樣品pH值檢出範圍在5.7—6.2之間。林溪夢也瞭解到,市面上衛生棉的pH值基本能做到保持在6.0—7.0。
目前,在全國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可以查詢到,新的《衛生棉(護墊)20241954-T-607》國家標準正在起草,許多網友都去官網提出了意見。網友塔塔起初在一篇帖子裡看到有人對國標提出了一些建議,後來她刷到有關帖子都會記錄。在查閱相關資料後,她整理出了十餘條建議。
塔塔說:「我們往往會因爲要求重建部分社會體系和更改相關社會規定,而被指責爲『多事』或『麻煩』,但女性占人口的一半,我們的需求應該被正視。」
這些討論中,女性使用衛生棉長久以來的痛點,得到了較爲系統的總結和呈現。比如,希望國標可以增加對實際有效吸收長度與衛生棉全長差距的規定、對增塑劑等化學物質含量的規定。又如,專家提醒已經打開包裝的衛生棉最好在一個月內用完,但沒有人能保證自己經期恰好用完一整包,那衛生棉的單獨包裝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具密封性?
花糕表示:「我們提出質疑和要求,是希望產品能做得更好,而不是把企業擊垮。這不是在同情商人,而是在考慮工人,因爲企業能提供很多就業崗位。」
不可否認,對衛生棉「翻車」的批評,有一部分來自人們對女性消費品長期以來積累的「怨氣」。「懶姑娘半小時不換衛生棉等於穿臭抹布」的冒犯性廣告語、只要男員工的衛生棉廠商招聘啓事、同一件衣服男女款的不同質量……樁樁件件,女性的聲音早該被聽見了。
從2008版到2018版,衛生棉大陸國家標準增加了對甲醛含量和可遷移性螢光物質的規定。早年間飽受爭議的螢光增白劑,如今在合格衛生棉中難覓蹤影。消費者、產品、標準,本就該形成正向的循環。
符合標準的衛生棉當然是可以使用的,但消費者更關心的是:它們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