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學者:美親以立場適得其反 中國外交聲譽從中受益
伊朗13日晚間朝以色列發射數百架無人機及飛彈,報復4月1日伊朗駐敘利亞領事館遭以色列空襲造成7名軍官死亡。(摘自社羣媒體X)
伊朗13日晚間朝以色列發射數百架無人機及飛彈,報復4月1日伊朗駐敘利亞領事館遭以色列空襲造成7名軍官死亡。觀察者網援引香港《南華早報》14日報導,「多年來,美國一直試圖把巴勒斯坦問題放在次要地位。現在,隨着幾十年來迦薩地帶最嚴重衝突的爆發,其親以色列立場適得其反。中國自然要對美國的錯誤政策進行駁斥和反擊,這符合國際社會的絕大多數意見。」
《南華早報》14日引述蘭州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朱永彪觀察,美國的親以立場已經使其在國際社會面臨兩難境地,而這正是中國贏取外交聲譽的「良機」。
這篇報導發出前不久,巴勒斯坦要求加入聯合國的申請未能在12日的安理會形成共識,美國是5個持反對態度的國家之一,中方則重申了對巴勒斯坦人民恢復民族合法權利正義事業的堅定支持。
朱永彪認爲,「從某種意義上說,美國如何分配資源、塑造形象、爲盟友提供支持,以及美國是否在巴勒斯坦問題上聽取公衆意見,都已成爲了中美兩國的競爭點。」他補充道,「因爲很明顯,美國在調整這些決定時都會緊盯中國。」
據他觀察,中方目前正加大對以色列軍事行動、以及美國「片面」支持其中東頭號盟友的批評力度。
3月22日,中國同阿爾及利亞、俄羅斯一道,在安理會對美國提出的迦薩局勢決議草案投了否決票。中方指出,美方的決議草案在最核心的停火問題上含糊其辭,玩弄文字遊戲,實質就是企圖通過爲停火設置前提條件,挾持安理會爲其錯誤的政策主張背書。
在4月8日的聯大否決權使用會上,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臨時代辦戴兵表示,「對這樣一份將帶來嚴重後果的決議草案,中方毫不猶豫地行使否決權。作爲常任理事國,中方勇擔責任,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支持。」
「美國積極參與印太地區事務的能力可能會減弱,」格魯吉亞第比利斯歐洲大學國際關係學教授埃米爾·阿夫達利亞尼則認爲,爲應對中東局勢、烏克蘭危機以及俄羅斯同西方的對抗等,美國可能分身乏術,因而使中國從中受益。
「對中國而言,這些事態發展代表着一場西方集體的持續性危機,也是全球秩序迅速變化的標誌。」阿夫達利亞尼說。
與此同時,也有以色列人士認爲,中國參與國際事務的能力仍顯不足。
以色列退役准將、以國家安全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阿薩夫·奧裡恩聲稱,從整體來看,上述方面顯然還不是中國的淨收益。奧裡恩提到了中國「爲船隻提供國際保護」方面和美國的不同情況,還炒作說,中國的立場「可能使其獲得以色列商業和技術的渠道變少」。
此外,朱永彪提出,迦薩地帶的衝突也爲中美合作提供了「難得的機會」。
「在中東,中美既有對抗也有合作,這是兩國關係最近的一個特點」,他表示,「巴以問題需要主要大國之間的密切協調,關鍵在於,中國無意在該地區尋求主導地位或取代美國,因此,中美有合作的機會和空間。」
目前,新一輪巴以衝突延宕不休,外溢影響持續擴大。迦薩地帶愈演愈烈的人道主義危機受到中國等各個負責任國家的高度關注。
11日舉行的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毛寧就巴勒斯坦申請入聯的相關問題表示,本輪巴以衝突仍在延宕,造成嚴重的人道主義危機,再次警醒國際社會:只有全面落實「兩國方案」,實現巴勒斯坦獨立建國,糾正巴勒斯坦人民長期遭受的歷史不公,才能徹底走出巴以衝突的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