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AI,帶來什麼變化 |聚焦
《科創板日報》3月6日訊(記者 徐賜豪)爆火的AI,正在攪動旅遊行業。
日前,飛豬推出了集成DeepSeek-R1及阿里雲通義千問旗下主力模型的“AI行程助手”。飛豬之外,同程旅行、馬蜂窩等多家在線旅遊平臺也相繼宣佈接入DeepSeek,積極加碼智能化運營體系。
這一趨勢表明,在線旅遊平臺正在競相利用AI技術提升用戶體驗和服務質量,一場AI應用場景的競速賽已開啓。
有分析人士表示,AI技術正在爲旅遊企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通過AI技術的賦能,旅遊企業能夠更精準地分析用戶需求,提供更個性化的服務,從而提升用戶體驗和滿意度。然而,數據安全、算法精度、算力需求等技術層面的挑戰也隨之而來。
OTA接入AI賽道
《科創板日報》記者從飛豬方面獲悉,飛豬“AI行程助手”已於3月5日上線,前者是在線旅遊行業首個融合多個大模型的AI產品。
據飛豬方面有關人士透露,飛豬“AI行程助手”將在短暫的灰度測試後面向全量用戶開放。屆時,遊客在飛豬App底部的行程欄中,點擊“問一問”便可以體驗。“AI行程助手”可快速響應遊客需求,幫助遊客尋找靈感、規劃行程等。
飛豬方面表示,除了提供簡單的文字問答,該產品還會基於答案生成專屬的路線地圖,方便遊客直觀瞭解整體行程、自主加減停留點位,並將與飛豬的酒店、交通、度假等供應鏈數據進行更深度的連接,覆蓋機酒預訂等場景。
《科創板日報》記者進一步獲悉,飛豬開發的文旅垂類大模型也已進入密集調試階段,一些頭部酒旅商家已就此與飛豬接洽深度合作。
不僅是飛豬,包括馬蜂窩、同程旅行等在線旅遊平臺也陸續接入AI。
2月12日,馬蜂窩宣佈其自研的AI智能應用正式接入DeepSeek大模型,首階段將優先應用於已上線發佈的“AI遊貴州”等省市景區三級AI應用生態。
馬蜂窩AI項目負責人接受《科創板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馬蜂窩的AI智能助手通過模擬人類規劃行程時的邏輯鏈條——從“用戶需求分析”到“景點關聯性判斷”,再到“時間、交通、體力消耗的動態平衡”,這種類人化的邏輯推演能力,使行程合理性和用戶滿意度大幅提升。
“目前站內用戶滲透正在穩步提升,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使用馬蜂窩AI助手進行目的地消費決策。”上述馬蜂窩AI項目負責人向《科創板日報》記者透露。
同程旅行宣佈同程程心大模型將全面接入DeepSeek,同程程心AI將基於DeepSeek的推理能力,爲用戶提供更加精細、智能的決策服務。目前該功能已進入內測階段,預計3月上旬正式面向用戶開放。
AI旅遊時代背後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不只是OTA平臺,黃山旅遊、中旅國際、中青旅、嶺南控股等多個景區以及旅遊企業,張家界、瀋陽、杭州等重點旅遊城市也相繼宣佈全面接入DeepSeek,將其廣泛應用於AI旅行助手、虛擬數字人、智能服務平臺等多個領域。
據黃山旅遊的消息,基於DeepSeek大模型獨立部署能力,途馬科技技術研發團隊通過自主選型大模型開發工具、向量數據庫及部署方案等多措並舉,構建了適配黃山旅遊場景的垂直化技術體系,以提升模型對黃山文旅知識庫的調用精準度。
馬蜂窩AI項目負責人接受《科創板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AI時代,遊客從傳統的被動接收信息轉變爲主動獲取信息,藉助智能體能夠實現高質量信息精準匹配與個性化定製服務。旅遊產業“資源-服務-客源”的鏈條得以重塑,智能體作爲文旅內容與服務的核心載體,將有力推動行業向高效、多元化發展,實現個性化體驗的規模化交付。
然而,儘管DeepSeek等AI大模型的接入爲旅遊行業帶來了諸多便利和機遇,但也面臨着諸多挑戰。
在同程旅行CMO白志偉看來,在實際應用中,旅遊垂類大模型面臨需求模糊化、服務長尾化等難題。
中國城市發展研究院農文旅產業振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袁帥接受《科創板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AI大模型的接入並不能完全解決文旅行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面臨的所有核心挑戰,如數據孤島、信息安全、人才短缺等問題仍需深入探索解決方案。
而文旅企業在引入AI技術時,還面臨數據安全、算法精度、算力需求等技術層面的挑戰。
在袁帥看來,文旅企業需要加強數據安全管理,確保用戶數據的安全和隱私。同時,不斷優化算法模型,提高算法精度和泛化能力,還需要加強算力建設,滿足AI技術對高性能計算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