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與印度邊界猛較勁 無人機大戰已開打
以色列「蒼鷺」(Heron)MK II 無人機2020年2月12日在新加坡航展會場展示的畫面。(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就在中國大陸和印度設法解決喜馬拉雅山區邊境爭議之際,無人機卻扮演了日益吃重的角色。
據《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20日報導,印度政府15日說,打算向以色列採購更多「蒼鷺」(Heron)中高空長程(Medium-Altitude Long- Endurance,MALE)無人機,而美國的「掠奪者B」(Predator B)也在購物清單上。
另一方面,北京在爲期好幾個月的「實際控制線」(Line of Actual Control,LAC)對峙上,早已廣泛使用無人機。7月稍早,中方還公佈了印度部隊在東拉達克加勒萬谷(Galwan Valley)活動的影像,而這很可能是由無人機拍攝的。
北京軍事觀察員周晨明指出,無人機能輕易進出人類到不了的地方,並監視難以巡邏的重要地點。而他認爲,印度無論在無人機的品質和數量上,都呈現了劣勢。他指出,印度的採購流程緩慢,而無人機的數量有限。此外,除了陸制無人機外,先進無人機都不便宜。因此,就無人機來說,印度在邊境上是強壓不過中方的。
以色列航太工業(Israel Aerospace Industries,IAI)是印度陸軍主要的無人機供應商,提供了用以偵察和打擊的「蒼鷺」和「搜索者」(Searcher)無人機,還有用來執行反輻射任務的「哈比」(Harpy)與「哈洛普」(Harop)無人機。其中「蒼鷺」是8.5米中高空長程戰鬥無人機,酬載量可達250公斤。而它的最高時速爲200公里,續航時間能達52小時,而實用升限爲1萬米。
至於「搜索者」的實用升限僅有6,100米,這意味着它在世界屋脊的作戰範圍有限。「實際控制線」在喜馬拉雅山綿延數千公里,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有些山峰更超過8,000米。對無人機來說,這環境十分嚴峻。
印度大約有70架「蒼鷺」,2018年時,1印度「蒼鷺」飛越洞朗附近的「實際控制線」,結果在中方控制區墜毀。而2017時,還有1架型號不明的印度無人機也面臨同樣的命運。雖然新德里在自行研發「武士」(Rustom)和「武士-2」(Rustom-2)武裝無人機,但都尚未服役。
相對的,中國大陸是世上最大的無人機制造與出口國之一。而解放軍使用最普遍的機種之一,就是「攻擊-2」察打無人機。目前不清楚解放軍有多少架「攻擊-2」無人機,但中方以「翼龍II」(Wing Loong II)的出口品牌,賣了48架給巴基斯坦。
攻擊-2中高空長程無人機長11米、酬載量爲480公斤,可攜帶多達12枚飛彈或炸彈,時速最高可達380公里。而它的巡航時速爲200公里,實用升限爲9,000米,比「蒼鷺」更大、更快,武裝也更強。
除了攻擊-2外,解放軍據說還部署瞭如彩虹-4等大型察打無人機。2018年時,中方在青藏高原測試了彩虹-4,而特別針對高海拔區改裝的BZK-005C,則曾在2017年現身拉薩機場。此外,BZK-005C的設計爲降落軟土跑道而優化,酬載量最高可達300公斤。據中國大陸官媒說,今年稍早它參與了西藏的實彈軍演,對地面目標發射了各式導彈和飛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