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昭隆專欄》臺美軍售的關鍵路口

臺美軍售應有緩衝期,讓臺灣消化川普與拜登政府合計8年給的將近286億美元的軍售裝備。(示意圖/摘自Kongsberg官網)

川普時代的臺美軍售給得又急又猛,軍方根本吃不下,最後編兩個特別預算才頂住。川普4年任內,賣給臺灣超過210億美元的武器裝備,而拜登政府迄今僅約76億美元,兩者差距顯而易見。其實,拜登政府給了軍方喘口氣的機會。如果拜登政府這4年也賣210億美元武器給臺灣,國防部根本編不出預算來採購。

川普政府賣給臺灣的武器因疫情與俄烏戰爭等影響,供應鏈吃緊,交貨全數延宕,現在才陸續開始追進度,未來數年,國軍準備接裝新武器,包括M1戰車、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等,都已派員赴美受訓。由於這些延宕的裝備集中於同一期間交貨,陸海空三軍都有,從接裝到熟悉,夠國軍忙很長一段時間的。

因此,美國總統大選下週投票,無論是川普或賀錦麗勝出,臺美軍售都走到了一個關鍵路口。

如果是川普當選,川普之前不只說要向臺灣收取保護費,日前更挑明指臺灣的國防預算必須提高至GDP的10%。這麼高的國防預算支出當然不是給國軍官兵加餉,而是買美製武器裝備。問題是,川普之前的4年總統任內,給了臺灣各式主戰裝備,從戰機到戰車,只差沒賣軍艦,未來還能賣給臺灣什麼天文數字的武器?

再者,114年的國防預算書,軍方編了潛艦後續艦預算,總金額約2800億元,雖然第1年度只編20億元,但頭過身就過,這筆龐大預算約90億美元,等於臺美軍售少了一塊餅。當然,美方還是咬一大口,潛艦戰系與聲納都是美廠做,只是這是商售案,不是軍售案。

換言之,不管是臺灣的國防預算規模,以及國軍開始接裝2016年至2020年間川普政府給的軍售裝備,臺美軍售都應有個緩衝期,讓臺灣消化川普與拜登政府合計8年給的將近286億美元的軍售裝備。如此,國防預算又怎可能提高至GDP的10%,實務上根本不可行,更不必走到這個地步。

不過,川普如果當選,以其之前對臺軍售金額來看,不排除會硬塞,至於臺灣如何埋單,自己想辦法,就像逼得蔡英文政府編兩個特別預算因應一樣。但怎麼強迫,還是有個限度,而且蔡政府是國會過半,而賴政府是雙少數,在野黨不可能讓國防預算無限擴張。

如果是賀錦麗當選,對臺軍售極可能延續拜登政府的政策,給的裝備以不對稱作戰與後備爲主,另外則是零附件與人員訓練等,而且包括國防部長顧立雄等人在內的軍方官員,過去4年打交道的都是拜登政府的軍政人士,建軍政策可以延續。

國防經費的大幅支出予人臺海上空戰雲密佈之感,並非好事。軍人爭取預算可以理解,但有些政黨人士竟視軍費增加爲驕傲之事,令人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