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證監會立案調查138家上市公司 逾7成涉資訊披露違規
根據資料顯示,今年內共有138家A股上市公司或相關方被大陸證監會立案調查,較去年同期的77家增長79.22%。(摘自新華社)
大陸證監會近年逐步加強對陸股上市公司的監管力度。根據同花順iFinD資料顯示,截至12月28日,年內共有138家A股上市公司或相關方被證監會立案調查,涉及上市公司、高管、控股股東等,較去年同期的77家增長79.22%。
大陸《證券日報》報導,從原因來看,因涉嫌資訊披露違法違規遭到立案調查的上市公司或相關方數量最多,達103家,佔比超七成。從單月情況來看,12月被立案調查的上市公司或相關方數量最多,至今已有首航高科、羅欣藥業等25家上市公司或相關方被證監會立案。
談及被立案調查的上市公司及相關方數量的大幅增長,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律師宋竟一受訪時稱,主要是由於監管部門加強監管力度,使得違規行爲被發現和查處的概率大大增加。同時,隨着資訊披露制度的不斷完善,對資訊披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使得部分上市公司或相關方在資訊披露方面的問題不斷暴露出來。
上海蘭迪律師事務所律師李海波也表明,隨着資本市場的不斷髮展和上市公司數量的增加,上市公司之間的競爭也日益激烈。部分公司爲追求更高的市場份額和利潤,可能會採取一些包括財務造假、資訊披露違法違規等不正當的手段,從而被監管部門立案調查。
報導指出,從被立案調查的原因來看,「涉嫌資訊披露違規」仍是主因,有103家上市公司或相關方因該事項被立案,佔比74.64%。此外,涉嫌短線交易、內線交易等也是部分上市公司、股東、高管被立案調查的原因。
報導稱,以首航高科爲例,公司12月初發布公告稱,公司及董事黃文佳因涉嫌資訊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首航高科已經因年報資訊、對外投資收購、募集資金管理和使用不規範、實際控制人未及時披露股份被凍結等事項,多次被交易所和證監局下發問詢函、關注函、監管函。
全聯併購公會信用管理委員會專家委員安光勇認爲,涉嫌資訊披露違法違規佔比高,說明部分上市公司在資訊披露方面存在很大的隨意性和不規範性,缺乏規範的資訊披露意識和能力,也有部分公司試圖通過不透明的手段來隱藏其真實的財務狀況或業務風險。
此外,除被立案調查的公司數量大增外,今年以來,大陸監管部門行政處罰力度也明顯提升,僅12月28日,就有凱倫股份等4家上市公司收到證監會下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同花順iFinD資料顯示,截至12月28日,年內已有33家上市公司收到證監會開出的罰單。
李海波強調,上市公司應積極採取措施加強自身治理和內部控制,完善資訊披露制度,確保資訊披露的真實、準確、完整和及時。同時,上市公司還應該注重履行社會責任,積極回報社會,加強與投資者的溝通和交流,提高公司的透明度和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