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狂寄暗黑補品!28歲北漂女吃到「脹奶爆痛」 醫一摸硬梆梆:第三期了
▲女子從纖維腺瘤轉爲乳癌,讓家人無法接受。(示意圖/亞大醫院提供)
目前乳癌爲臺灣女性好發癌症第1位,其可能受到基因、環境所影響!一名從南部北漂工作的28歲女子,主訴多年前左胸曾有顆良性纖維腺瘤,近期突然變大、疼痛,希望能手術切除。豈料醫師觸診一摸瞬間變臉,整塊硬梆梆,進一步檢查竟惡化爲乳癌第三期,奇怪的是她年紀輕輕,又無家族遺傳,最後從每個月服用「媽媽的愛心」找出蛛絲馬跡。
外科名醫江坤俊在《醫師好辣》節目中根據衛福部資料指出,2017年臺灣共有1萬3千多名女子被診斷出罹患乳癌,比2016年增加1千3百多位。回朔20年前臺灣乳癌發生率每10萬人僅有12人罹癌,但2017年每10萬人已增至78人,直呼「乳癌發生率在臺灣成長6倍,非常非常多」。
江坤俊接着解釋,臺灣乳癌好發年齡爲45~50歲,歐美國家大約爲55歲,與基因、環境有關,既然基因無法改變,環境因素就影響很大。乳癌與臺灣人肥胖、飲食習慣及荷爾蒙都有關,「臺灣人不婚、不生小孩的越來越多」也是關鍵。另外在大家眼中,歐美食品相較之下更安全,環境荷爾蒙相對較低,加上生活步調較慢也可能是乳癌好發年齡比臺灣晚10年的原因。
▲女子乳房摸起來整塊硬梆梆,醫師一看就知道是癌症。(圖/截自《醫師好辣》Youtube)
此外,江坤俊也提到「臺灣有些人很喜歡吃補品」。他也分享曾收治一名北漂工作的28歲女子,工作3年突然就醫表示想摘除左胸的「纖維腺瘤」,原因是近期它不斷變大且伴隨疼痛。一問之下才發現,她4、5年前照超音波發現纖維腺瘤,醫師叮嚀她要定期追蹤,但後來因爲太懶惰而作罷。
「我一摸,我臉色不太好看,再摸摸腋下,心裡想說怎麼可能是纖維腺瘤,摸起來硬梆梆的,腋下淋巴結摸起來也腫腫的。」江坤俊憂心地說。立即替女子安排超音波,一照就知道是癌症,「淋巴結通通都是啊!」,再掃電腦斷層所幸未擴散,看起來是乳癌第三期,卻讓母女倆好驚訝。
江坤俊說,女子在治療期間,媽媽也北上照顧,焦急且不解女兒才28歲,怎麼會從良性的纖維腺瘤突轉爲乳癌第三期,實在難以接受。年紀輕輕就罹癌,家中沒有遺傳,唯一問到的可能原因,竟是媽媽爲了替北上打拚的女兒補身體,每個月都固定寄補品讓她服用,女子也自述每吃完補品,即感覺胸部腫脹,「我強烈懷疑補品裡有些女性荷爾蒙成分,她後來拿給我看,連個標籤都沒有,媽媽去哪裡買的都不知道。」
江坤俊強調「來路不明的東西千萬不要吃!」且纖維腺瘤一定要追蹤,雖然屬良性,但有數據統計,長纖維腺瘤一輩子轉爲乳癌的機率,是正常乳房組織的1.6~1.8倍,務必留意。
▲胸部若出現異狀務必要聽從醫囑定期回診追蹤。(示意圖/取自Pixabay)
許多患者存有迷思,認爲良性即不須追蹤。江坤俊也分享一個概念,若將腫瘤分爲1~20分,假設11分以上爲癌症,試問「11分的癌症跟19分的癌症會一樣嗎?當然不一樣,19分的癌症一定比11分的差;1~10分是良性的,1分的良性跟7分良性會一樣嗎?」在醫學上的定義,纖維腺瘤可能是6分的良性,「你怎麼可能不追蹤它,怎麼可以擺它4、5年,當然不行啊!」
外科醫師林惠鈺也分享,無論20、30甚至50多歲,臺灣各年齡層的女性都很重視身體保養,臨牀上也常見大家攝取來路不明的產品。其中一名是30多歲的單親媽媽,年紀輕輕即服用牛樟芝,表示和朋友一起團購,「爲什麼要吃這東西,她自己也不知道。」另一名50多歲女子也服用沒看過的品牌的「保養品」,外包裝標示印得歪歪斜斜,細看成分竟有荷爾蒙,「剛剛講的這些例子,她們其實都是乳癌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