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乾已救不了蔡英文
(圖/本報系資料照)
進入10月,隨着國際各方在西太平洋的頻繁軍事行爲,共機擾臺架次創歷史新高,臺海似乎愈加兵兇戰危,不僅國防部長邱國正稱此時是他從軍40年來最嚴峻時刻,陸委會主委邱太三更說共機大量擾臺是準戰爭狀態佈局。
那臺灣民衆又是怎麼想的呢?根據《聯合報》最新出爐的兩岸關係調查顯示,倘若1分是最友善或互利,10分是最緊張或競爭,則當前民衆給兩岸政治、軍事和外交的分數都在7分以上。
從該項調查結果來看,很明顯的,臺灣社會對兩岸衝突的憂心確實是與日俱增。2014年的太陽花學運以及2016年蔡政府上臺,兩次事件都造成民衆對兩岸情勢主觀上的明顯變化。對比2013年到2021年,政治分數從5.7到7.1;軍事從5.0到7.3;外交從4.4到7.4。
不過有意思的是,民衆雖然對兩岸緊張與否的主觀判定變化巨大,但對蔡總統處理兩岸關係的評價卻並不一定呈現一致趨勢。以去年來說,雖然民衆認爲兩岸政治、外交與軍事緊張,但對蔡處理兩岸政策的評價卻首度出現滿意度高於不滿意的情況;然而時至今年,民衆給兩岸緊張程度的分數雖與去年大致相同,但48%的不滿意度卻又死亡交叉滿意度,顯示大多數民衆並不滿意蔡當前處理兩岸關係的作法。而導致兩岸緊張的因素,去年與今年也相去不遠,大抵是「臺獨」、「民進黨執政」、「中國大陸因素」三大原因。
對兩岸緊張情勢相同的判定,但卻對蔡總統處理兩岸評價出現兩極化差異,去年是黃金交叉,今年則是死亡交叉,爲何會有如此天翻地覆的變化?這其實可能與臺灣民衆對兩岸關係的「期待」有關。
白話來說,去年臺灣民衆能接受兩岸緊張,甚至是期待兩岸緊張,因此才滿意蔡總統處理兩岸關係的作法;然而今年人民反倒不希望兩岸緊張,所以就變得不滿意蔡處理兩岸的方向。
一句話來說,關鍵就在於,臺灣民衆希不希望看到兩岸緊張。雖然這只是一種解釋,不一定是答案,需要再進一步的調查與觀察,不過有意思的是,從今年政大選研中心3月和7月的調查變化,倒是也稍微佐證臺灣民衆對兩岸關係期待的主觀變化。雖然由於疫情因素,7月的調查方式是網路問卷,並非如3月的電訪,不能直接對比。
但在大趨勢上卻可以看出,民衆對蔡英文處理兩岸關係的滿意度呈下降趨勢,7月時滿意度僅30.2%,不滿意度高達60.4%,與3月滿意度近5成的情況天差地遠;而更重要的是,民衆最希望蔡政府最優先處理的國政議題,也從3月的經濟發展在7月時變成兩岸關係。
種種數據,其實都指向當前臺灣民衆對兩岸關係的期待已經與去年不同,也與歷年趨勢相符,中央選舉結束之後,兩岸關係對國內政治影響的效應是遞減,在地方選舉時達到低點。倘若兩岸情勢繼續緊張,則很可能從去年的加分項成爲蔡政府的扣分項。(作者爲前國民黨青年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