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不易和我們漂不起來的二十歲
如果沒有去明日之子,安安穩穩考了編制,安安分分做了護士,毛不易會不會成爲和我們一樣的人?
可能是因爲對2017的執念,想要頹一下的時候經常會去刷毛不易明日之子的視頻,“月落星沉/暮色深深/秘密小路鐫刻着往日戀痕/你說一生/我也默認”,真好。寫詞不易,押韻更難,共情少見。
毛不易厲害之處大概就是能把旋律、敘事、韻腳特別流暢的結合在一起,再用自己的音色做溫和的表達。有時候會很自然地把幾首歌和一個時間階段聯繫起來,覺得那些歌手的火總是舉世矚目,佔據曇花一現的娛樂史中的一部分,包含資本和崇拜,變成標誌和符號,變成每個人的情感記憶。
也許是因爲短視頻的緣故,這幾年看得見的明星歌手很少,素人成名每天都在發生,但是很少有被所有人或一代人一致承認的大明星。又或許大家偏安一隅,執着於嘻哈、搖滾、民謠、爵士等個性化的音樂,成爲亞文化的一分子,對流行音樂不再那麼飢渴。
毛不易一定是有代表性的,他是年輕人“看得見”的一位歌手,也一定會和一些人的青春聯繫在一起,成爲一些人的時代記憶。縱觀毛不易音樂的創作主題,一直在寫平凡、失意、自我安慰這樣的小題材,這些有溫度的小場景很容易讓人陷進去,遇傷而又不傷,不在乎卻又在乎。不是把人從深淵裡拉出來,而是告訴你孤獨感也是個很好的詞彙。
當充滿希望又一身頹廢的年輕人遊蕩在上學、打工、失戀的光陰裡,成爲璀璨夜空裡一顆黑矮星,跌落前途光明的神壇,產生了許許多多的失落和牢騷,總需要點安慰和寄託。毛不易從自己的身份出發,沉浸在新的一代人的前途與知覺當中,爲小角色訴苦,在疲憊中治癒。
《平凡的一天》是毛不易三張專輯裡最喜歡的一張,也是歌詞最好的一張,節奏簡單,韻腳工整,感情飽滿,明目張膽的把人帶進孤獨又溫暖的環境裡。嬉皮士式的自嘲和抱怨背後是不甘的反抗,婉轉的讓人相信不可能永遠孤獨。簡單到每個人都聽得懂,但又不俗套,碰巧似的爭取到所有人的共鳴。
所有人都不相信自己是“像我這樣的人”,卻又只能躲在“一葷一素”裡“借”着“南一道街”買來的酒“消愁”,永遠斷定“如果有一天我變得很有錢”時庇護整個世界。用詩的方式去寫平凡人的卑微,把底層的物慾、理想、焦慮感揉在一起,怎麼會不令人感動。
喜歡這張專輯也因爲它喪的恰到好處,直白的歌詞讓你很容易想起那個ta,溫熱的旋律又會讓自己覺得其實沒有ta也挺好,遺憾帶來了這種奇妙而又美好,甚至可以歷經時間亙古不變的熱烈的記憶。專輯分兩個小節,第一節平平的敘述溫暖和美好,第二節波浪似的尋找錯過的遺憾,最後一首《如果有一天我變得很有錢》又戲謔的豎起明天的希望,一切都會過去,幻想總會成真。
《平凡的一天》製作人是李健,一直覺得毛不易和李健在某個方面很像,卻又找不出完全令人信服的說法,大概是兩人都擅長抒情作品,都以音色見長。李健是懂毛不易的,他把明日之子裡曾被華晨宇批評“編曲不好”的那些熱烈又有點碎片化的“小調”編的有趣,既突出了毛的音色,保留了他擅長的東西,又在細微處的做出了創新,整張專輯結構連貫,聽起來不膩也不累。
《小王》是一張適合在“寫作業的時候”聽的專輯。直到有次安安靜靜的聽完專輯中那首長達43分35秒的《小王日記》,聽到開頭朦朧地打開和結尾緩緩的關閉的聲音,突然get到製作人韋偉想要表達的點。這張專輯就像是一本日記,講述了毛不易的一段經歷,告訴我們他從哪來,正在爲他同情時碰巧發現原來自己和他來路相似、神情共通。
專輯中歌手的聲音像是被蓋了一層薄薄的霧氣,用空洞、迷濛、迴響製造了一個回憶的場景,像完成某段青春的人回過頭來看來時的路,有些記憶模糊了,但一些對自己有特殊意義的事物始終清晰,不忍捨棄。
和現場版本相比,這張專輯像是被放慢了節奏,輕飄飄像是害怕驚擾到什麼,又自然地流露出真誠與誠懇。最喜歡這張專輯中的《二零三》,用出租屋做意象寫歌的音樂人不是沒有,但把二零三當作一個人,從中透露出的孤獨和相依爲命感,相信每個在大城市獨自漂泊的人都會體會到。
唱到最後一句“於你而言我只不過是個匆匆而過的旅人”,這種對家人、朋友、戀人和出租屋的比喻和雙關感,讓人渾身起雞皮疙瘩。生命中有美好和溫暖,也就總會有殘酷、我們又難以表達的東西,比如對於城市、出租屋、朋友和戀人來說,我們都是匆匆的旅人。
和前兩張專輯相比,《幼鳥指南》是一張更接近流行音樂工業化體系的專輯。明顯的感覺到這張專輯風格不再是毛不易個人式的、自我式的,題材更大也更寬泛,和目前其他主流華語歌手的音樂作品相似。這張專輯的作品包涵歌手個人的情感宣泄、藝術化個性化的追求以及傳唱度考慮,比較容易感覺到的是這張專輯沒有前兩張那麼“好聽”了,但卻更加“耐人尋味”。
《幼鳥指南》的製作人是荒井十一,他也是今年比較火的音綜《時光音樂會2》《我們的民謠》的音樂總監,荒井的編曲兼顧流行的同時總能讓人耳目一新,他的加入讓歌迷們看到了一個嶄新的毛不易。
很喜歡這張專輯的歌詞題材,如果說前兩張專輯在講讀大學的毛不易和作爲實習生小白的王維家,這張專輯就是在講成爲大廠打工人之後的毛不易,精準定位和他一起上學一起畢業的“新一代社畜”。
《幼鳥指南》延續了毛不易的荒誕和治癒,有《於是沒有洗頭》這樣自我調侃式的活潑作品,也有《城市傍晚》這樣適合晚高峰公交地鐵上聽的憂鬱的場景化旋律,最重要的是加入了《若有緣由》這樣具有傳唱度和流行潛力的熱單。《若有緣由》中詩人李誕的那句“月兒也在海的某處迷茫”不知會讓多少人感嘆不已。
之所以那麼喜歡毛不易,大概是因爲他是和年輕人心境最接近的一位歌手。他的作品不是換位思考和努力感受,而是來自於切身體會和生活經驗。柴米油鹽誰離得開呢?聚散離合誰逃得過呢?毛不易把它們變成了年輕人的詩。
語法沒有文學的華麗冗長,情節沒有電影的起承轉合,但這纔是年輕人真實的故事和形象。歌手們都在努力畫情感的最大公約數,或來自悲悲慘慘、生死難別的愛情,或來自滿了又溢、少了又多的慾念和情緒,卻沒有什麼比親身體驗、自然流露、更能使人感動。喜歡毛不易,喜歡的真,喜歡他的誠,喜歡我這飄飄泊泊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