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之爭源起何處
在世界貿易組織成立30週年之際,全球貿易的發展前景卻不容樂觀。世貿組織總幹事伊維拉近日接受採訪時坦言,當前有許多爭論和批評都是圍繞貿易展開的,“人們似乎忘記了爲什麼要建立多邊貿易體制,忘記了爲何在這方面作出承諾”。
縱觀全球貿易發展史,要自由貿易還是要“保護”貿易的爭論從未停止。
16世紀,伴隨航海大發現,國際貿易得到快速發展。在那個重商主義佔據主流的年代,人們更傾向於單純地“將貨幣視爲財富的全部”,在對外貿易中強調“多賣少買”。正如英國晚期重商主義代表人物托馬斯·孟所言:“對外貿易是增進我們的財富、充實我們的寶庫的正常手段。每年我們賣給外國人的貨物總額,應當多於所消費的外國貨物。”
基於這樣的信條,當時許多西方國家制定了進口禁令和關稅保護政策,這也可以說是當今貿易保護政策的雛形。
隨着工業革命帶來的生產力提升以及經濟學理論的進一步發展,經濟全球化的趨勢開始顯現出來,並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尤其是分工概念的提出,爲自由貿易的興起奠定了基礎。
1776年,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指出,一個人真實財富的多寡,並不取決於他擁有多少貨幣,而取決於貨幣的真實購買力。他還提出了“絕對優勢理論(即比較優勢理論的前身)”,認爲兩國之間應該相互出口具有絕對優勢的商品,進口處於劣勢的商品,通過自由貿易實現雙贏。
大衛·李嘉圖又發展了斯密的構想,認爲兩國的貿易條件並不需要那麼“絕對”,只要不同國家、不同產品的勞動生產率不同,國家間就存在貿易的可能性。通過這種基於比較優勢理論的國際分工,各國均可以提高生產能力和消費水平,實現經濟發展。
然而,儘管經濟學家已經從理論上得出了自由貿易有利於全球經濟發展的結論,但社會上依舊存在一些疑慮。尤其是當參與國際貿易的各方,經濟發展速度呈現出明顯差異時,疑慮便達到了高峰。
比較有名的一次爭論發生在19世紀初期。當時,英國社會各階層圍繞關稅和貿易、自由和保護展開激烈辯論,其中的焦點之一就是《穀物法》,正反雙方的“第一辯手”分別是馬爾薩斯和李嘉圖。
《穀物法》是英國實施的一項法律,旨在限制或禁止從國外進口穀物。馬爾薩斯認爲,《穀物法》促進了英國國內穀物的生產,有利於確保英國糧食安全。李嘉圖則反駁,英國不僅應該從外國進口糧食,而且還應該大量進口,因爲英國在紡織品生產方面所具備的優勢比糧食生產要大得多。故而,英國應重點發展紡織品生產,以紡織品出口換取糧食,取得“比較收益”。
最終,這場爭論以自由貿易觀點的勝利而告終。1846年,英國議會廢除了《穀物法》。後來的發展證明,這一決斷是正確的,自由貿易優化了英國的產業結構,進而推動了英國經濟的發展。1801年,工業在英國國民生產總值中的佔比只有23.4%,到19世紀60年代已上升到36.5%。此後,英國的工業生產能力甚至一度超過了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總和,並由此成爲“世界工廠”和世界貿易中心。
到了19世紀後期,貿易之爭再起波瀾。當時,歐美多國均已步入工業化階段。爲保護本國工業,多個國家先後出臺了貿易保護政策。美國推出的《斯姆特—霍利法案》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該法案將2萬多種進口商品的關稅提升到歷史最高水平。
然而,與法案帶來的“可預期的收益”同步發生的是,一大堆負面效應接踵而至。比如,許多國家對美國採取報復性關稅措施。一些經濟學家認爲,該法案是導致美歐之間貿易規模從1929年曆史高位急速衰退到1932年曆史低位的催化劑。同時,各資本主義國家採取的限制貿易政策,也引發了一系列國際經濟摩擦,並逐步演化爲國際社會矛盾。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夕,英美簽署《大西洋憲章》,明確提出要發展自由貿易。1948年,關稅和貿易總協定正式生效,各發起成員國商定,在倡導貿易自由化的基礎上,共同協調戰後的金融、投資和貿易活動。伴隨着世界經濟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經濟迅速發展,在1994年烏拉圭回合的最後一次會議上,各方共同商定,建立世界貿易組織。
自此,自由開放的貿易再次成爲主流,全球也迎來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收入增長的”“具備包容性的”穩定發展期:1995年至2023年,世貿組織各成員間的貿易成本明顯下降,成員間貿易平均增長140%,帶動成員經濟增速平均提升1.5個百分點;扣除通貨膨脹因素後,全球人均收入增長約65%。
然而,無平不陂,無往不復。在全球經濟負重前行的當下,一些國家將國內就業難題、產業結構問題片面歸咎於自由貿易,再次掄起了貿易保護主義的大棒。這劑已經被歷史證明有毒的藥劑,又一次被一些人視作了救市的良方。
針對這種錯誤觀點,世貿組織首席經濟學家拉爾夫·奧薩表示,提高關稅等貿易保護政策,雖然可以保護“進口競爭產業的就業崗位”,卻會危及“依賴前期投入或出口的行業的就業”,很多問題都是由國家經濟政策而非貿易政策造成的。
另有經濟學家提醒,在各國經濟聯繫日益緊密的當下,貿易保護主義的“伴生成本”非常高,不僅將招致其他各方的反制,加劇地緣政治危機,也會阻礙全球資源有效配置與世界經濟整體效率提升,甚至可能導致全球市場萎縮,給全球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帶來波折。
應該說,伴隨經濟全球化不斷深入,發生國際經貿摩擦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有摩擦並不代表需要退到保護主義的老路。正如拉爾夫·奧薩所言:“減少貿易不會帶來更大的包容性。真正的包容性需要一個完善的戰略,一個讓自由貿易可以與‘支持性的本地政策’、有效的國際合作相融合的戰略。” (作者:楊嘯林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