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築牆,中國造風車”
香港“亞洲時報”在線3月25日文章,原題:美國築牆,中國造風車 副題:中國鋪開紅地毯歡迎全球首席執行官們,而美國躲在關稅、制裁和其他自由貿易壁壘的背後 數十位外國首席執行官本週齊聚北京,參加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在全球不確定性加劇的當前,北京向世界發出信息:在美國奉行“美國優先”的保護主義政策之際,中國正敞開大門,歡迎各國企業。中國政府在多個場合重申開放本國經濟的決心。今年3月發佈的最新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通過本週在釣魚臺國賓館與外國商界領袖的互動,中國決策者想告訴世界,與“築高牆”不同,中國正採取切實措施吸引外商投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3月23日會見蘋果、輝瑞、萬事達卡、嘉吉等公司負責人時,重申了中國的商業潛力和歡迎更多跨國公司投資的誠意。中國的善意體現在努力改善營商環境上。中國商務部3月份表示,已組織召開30餘場圓桌會,推動解決外資企業500餘項困難訴求。目前,已有13家外資企業獲批增值電信業務,40餘家外資企業生物技術項目落地,3家新設外商獨資醫院獲批。中國貿促會1月發佈的調查顯示,近九成受訪企業對中國去年的整體營商環境評價爲“非常滿意”或“比較滿意”,受訪企業對2024年度中國營商環境評價爲4.37分(滿分5分),較2023年提高2.1個百分點。一些美國政客以國家安全爲由,着力將跨國公司和企業趕出中國。但有趣的是,全球投資者的行動與他們政府的意願背道而馳。儘管華盛頓施加關稅壓力,但包括蘋果公司的庫克、輝瑞公司的艾伯樂和聯邦快遞的芮思博在內的衆多美國商界領袖還是參加了本週在北京舉行的活動。這顯然表明他們對中國市場的熱情。美國奢侈品公司Tapestry首席執行官喬安妮·克里沃塞拉特說:“中國消費者是我們擁有的數字化程度最高的消費者。當我們用創新來滿足中國消費者需求時,就能用這些創新更好地服務於世界其他地方的消費者。”投資者的偏好還反映在股市估值上。美國股市3月份出現災難性下跌,而MSCI中國指數卻創下今年以來最好的開局。投資者情緒的反差不足爲奇。華盛頓正通過制裁、關稅和其他貿易壁壘推動經濟脫鉤,特朗普政府在保護主義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相比之下,中國對自由貿易和外國投資表現出極大熱情。正如古諺語所說:“風向轉變時,有人築牆,有人造風車。”全球投資者正目睹世界兩大經濟體作出築高牆或造風車的不同選擇。這反過來又影響他們將資金投入中國和撤出美國的選擇。(作者Jianxi Liu,陳俊安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