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熱評丨新能源汽車年產量首破千萬 市場競爭將帶動智能化爆發

每經評論員 範文清

11月14日,我國新能源汽車年產量首次突破1000萬輛。中國成爲全球首個新能源汽車年度達產1000萬輛的國家。

從2009年的“十城千輛”推廣起步,到2018年的年產過百萬輛,再到2022年的年產量超500萬輛,如今年產量突破千萬輛,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跑出了令人振奮的“加速度”,在一條全新的賽道上實現了趕超和引領。

在這條賽道上,我國自主車企表現卓越。從以“蔚小理”爲代表的新勢力車企,到以比亞迪、吉利、長安爲代表的主流車企,再到以華爲、小米爲代表的科技企業,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車產品力不斷增強,市場佔有率穩步提升。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的數據顯示,10月我國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車的零售份額已達到77%,自主品牌乘用車的市場份額再創新高,達到65.7%。

在這條賽道上,中國的汽車產業鏈企業以科技創新爲支撐,在插電式混合動力、純電動、氫燃料等核心技術路徑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在電池、電機、電控等新能源汽車三大關鍵技術領域,中國已具備領先優勢,正在全球汽車產業鏈中佔據重要地位。今年發佈的“2024年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百強榜”中,中國企業佔據15席,僅次於日本、美國和德國,且上榜的中國企業無一排名倒退,多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相關。其中,寧德時代更是躋身前五,位列第四。

不過,新能源汽車年產量超過1000萬輛,也意味着燃油車的市場份額在逐步縮小,市場進入了劇烈的洗牌期。面對這一關鍵節點,從主機廠、供應商到經銷商,都面臨巨大的競爭壓力,甚至是生存壓力。如何在電動智能大潮中積極謀變、創新發展,考驗着每個汽車從業者的智慧。

跨過1000萬輛的年產量節點,新能源汽車的競爭也進入了“下半場”——智能化的競爭。龐大的市場規模將帶動新能源汽車市場智能化的爆發,特別是高級別的智能駕駛有望在中國市場快速普及。這是一場新的較量,車企們正蓄勢待發。在今年的廣州車展上,無論是自主車企還是外資車企,都在集中展示新一代的智能化技術,從輔助駕駛到完全自動駕駛,智能駕駛技術正逐步滲透到新能源汽車的各個環節,成爲衡量新能源汽車競爭力的重要指標。

隨着智能駕駛技術的普及,一個圍繞智能駕駛的生態系統將逐漸形成。這個生態系統將包括車企、供應商、服務商、用戶等多個主體,通過數據共享、服務協同等方式實現共贏發展。在這個生態系統中,智能駕駛技術將成爲鏈接各個主體的核心紐帶。

新能源汽車年產量突破1000萬輛後,我國汽車產業將在一個新的起點上,繼續向“新”而行。以綠色發展爲底色,以科技創新爲引擎,持續推動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新時代的汽車強國。這一里程碑不僅標誌着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巨大成就,也爲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