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團疑中央要強過四接批「政策霸凌」 臺電控民團激化對立

中火案後四接環評將上場,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擔憂四接環評恐被中央故技重施光速通過,臺電反駁指出,協和更新「東移方案」是凝聚意見後具體產出的最佳方案。圖/本報資料照片

經濟部長郭智輝日前在立法院回答立委質詢時表示,2030年完全不會缺電,但是如果不蓋協和四接就會缺電,環團開轟中央政策霸凌;臺電反嗆,特定人士不應消費霸凌當事者,應該就事論事,讓公共政策應迴歸理性討論及專業分析。

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28日發佈聲明指出,協和新燃氣1號機預計2030年6月始商轉,2號機商轉時程預計在2034年之後,而2030年後,夜間備用容量率均超過23%,即使扣除協和新機組仍超過20%,明顯沒有缺電問題。

臺電說明,臺灣總體不缺電,但北東電網面臨供電瓶頸,電網融通能力有其上限,而非民團認爲可完全仰賴北西的大潭電廠。北東電網2025年用電需求預估將成長至600萬瓩,但隨着區域內機組陸續除役,未來僅剩花蓮的和平電廠130萬瓩,屆時供需缺口恐達470萬瓩,因此新建自主電源纔是根本解方,而非只仰賴外援。臺電呼籲民團應正視問題。

民團指控中火二期環評案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不顧中部民衆抗議下強勢通過,現在又想在協和電廠的四接爭議上重施故技,這是典型的中央對地方的分區政策霸凌。

針對民團指控臺電,想故技重施在協和電廠更新環評,以光速鎮壓民意一事,臺電表示,協和更新環評自2017年底提出,過程中持續接受環評委員指教,以及多次地方溝通廣納基隆在地意見,也與許多專家學者、在地人士共同研究,協和更新「東移方案」也是凝聚意見後具體產出的最佳方案。

臺電指出,環評本是理性討論的機會場合,誰也無法預設審查結果,可惜過去也曾因民團因素而無法順利進行實質討論,如今民團說法只是激化不必要的對立。

臺電強調「以氣換煤」、「以氣換油」都可以減少碳排,目前全國北、中、南地區皆加速推動興建燃氣機組,各電廠優先就近供應區域用電,並透過燃氣發電排放較低的優點,改善空氣品質。

臺電說,協和計劃推動「以氣換油」,將4部舊燃油機組改爲2部新燃氣機組,可減少96%的空污排放許可量,溫室氣體更可減排52%。不論是滿足在地用電需求,或是空品改善、減少碳排,都是在地民衆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