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何偉文:排除中國的印太經濟架構沒有意義
名家觀點》何偉文:排除中國的印太經濟架構沒有意義。圖爲美國總統拜登。(美聯社資料照片)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何偉文27日在《環球時報》撰文指出,美國總統拜登亞洲行在政治上和戰略上啓動了「印太戰略」,在經濟上啓動了「印太經濟架構」。前者的目的是分割亞洲,圍堵中國。後者是前者的工具和補充,目的是分割亞洲經濟貿易,排除中國。戰後70多年來,成功的國際經濟貿易合作,主要採取兩種基本模式,即自由貿易協定、或經濟共同體模式。「印太經濟架構」既不是貿易協定,也不是經濟共同體,還不打算遵守多邊貿易規則。能走多遠呢?
何偉文稱,「印太經濟架構」名爲「印太」,卻不包括「印太」最大國家中國,是奇怪的概念,覆蓋的地域經濟概念是僞命題。它是把南亞地區和東亞太平洋地區挖去最大經濟體中國,然後加上域外國家美國。世界貿易形成的板塊格局中並不存在這麼一個板塊。世界銀行畫分世界貿易的7個板塊是:東亞及太平洋、歐洲中亞、中東北非、撒哈拉以南非洲、北美、南亞和拉美加勒比。南亞板塊和東亞太平洋板塊都不包括美國。
何偉文表示,東亞太平洋地區是世界最大貿易板塊,恰好是以中國爲最大經濟體、最大貿易國和區域供應鏈樞紐。這個貿易板塊是個整體,主要貿易流在區內。出口增值的55%在區內實現,另外20%是與歐洲中亞貿易中實現,只有12%的貿易是與北美板塊進行。它自身擁有比較完善的分工和產業鏈,以中國爲中心,美國在其外。
何偉文認爲,「印太經濟架構」聲稱以東協爲中心,但東協與中國的貿易額也是與美國貿易額的兩倍多,而且這個差距還在擴大。所以,域外國家美國偏偏要擠進來,把域內中心國家中國排除掉,拆分業已存在的牢固產業鏈,它顯然忘了,這一區域的生產分工和因此形成的完整供應鏈是客觀存在的,不是少數政治人物能夠改變的。
何偉文分析,「印太經濟架構」的供應鏈方略也是僞命題。它的一個宗旨是建立包括晶片在內的、排除中國的所謂「安全的」供應鏈。爲此美國曾提出排除中國的晶片「四方聯盟」,由美日韓和臺灣組成。這又是一個僞命題。完整的晶片供應鏈包括供給側和需求側。在供給側,沒有中國供應的稀土磁性材料,晶片生產不能完成。沒有中國提供的清洗、微流控制和雷射技術,光刻也不能完成。在需求側,中國是世界最大的晶片市場。沒有中國市場,晶片供應鏈就不是世界性。
過去5年來,從川普到拜登,白宮總是不厭其煩地鼓吹與中國脫鉤,但從2016年到2021年,英特爾、高通、德州儀器等11 家美國晶片巨頭對華銷售額從561.7億美元增加到854.3億美元,累計增長52.1%,遠遠高於對世界其他地區的增速。
何偉文強調,如果按照「印太經濟架構」,把中國排除出晶片供應鏈,那麼美國這11家公司的銷售額就要減少854億美元,美國的世界佔比就要減少到30%左右,將不再是世界的晶片老大。少了這麼多銷售額,這些公司的研發投入就要相應減少153.7億美元(按2021年美國晶片公司研發投入佔銷售收入18%匡算)。沒有巨大而持續的研發投入,美國晶片巨頭們將面臨生存危機,美國也無法保持世界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