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遊煙”毀了遊玩
原標題:莫讓“遊煙”毀了遊玩
去博物館遊玩,吸菸者在門口點菸,“遊煙”瀰漫在遊客隊伍中;走在景區路上,前面有人“吞雲吐霧”,煙霧煙味隨風“糊”你一臉……你有沒有在路上被迫吸過“遊煙”?遇到這種情況時你會怎麼辦?
日前,“上海對邊走邊抽菸的‘遊煙族’出手了”的話題引發廣泛關注,衝上熱搜第一。
近年來,隨着宣傳力度不斷加大,室內不能吸菸已成共識,而且逐漸成爲常識。和“有屋頂”的公共場所相比,室外那些行走的“遊煙族”,不僅危害他人健康,還存在安全隱患,影響市容環境和出行體驗。
上海市是國內最早實施地方控煙法規的城市。統計顯示,上海市成人吸菸率已由2010年的近27%下降至目前的19.2%,但其2500萬左右的龐大人口基數,城市人羣二手菸暴露率仍可達到47.6%,其中以“遊煙”問題更爲突出。一項調查顯示,上海市10000名受訪者中,近六成市民表示經常遭遇“遊煙”。
推進無煙健康環境建設,讓人們在室外也能免受二手菸困擾是不可或缺的一環。但室外“遊煙”隨機性大、範圍更廣,治理難度更大。是“一刀切”地全面禁止?還是有管理、有步驟地疏堵結合?考驗智慧和魄力。
今年3月中旬開始,上海市在外灘、武康路、豫園商城等8箇中外遊客集中、人羣密集的“網紅”地標場所實施控煙示範行動。路邊張貼“控煙”海報;商戶室內擺放“禁止吸菸”提示牌;繪製吸菸地圖,方便吸菸者尋找吸菸點;景點街邊每隔一段距離,會有一位志願者對正在抽菸的行人進行勸阻……從報道情況看,上海市室外“遊煙”防控由屬地街道、衛健等多單位聯合開展,目前以宣傳倡導爲主。既不罰款,也不強懟,主打一個“勸你善良”,這波操作確實值得點贊,不少網友留言,要求全國推廣“上海模式”。
控制二手菸關係着每個人的健康,也需要每個人行動起來,積極響應。日前,杭州一女子在微博發文稱在餐廳勸阻吸菸時發生糾紛。她看到店內有人吸菸上前勸阻,但被多名男子“圍攻”,被懟“不想聞煙味爲什麼要出來吃飯”。事後女子收到了許多網友的支持,也遭遇了一些惡意攻擊。在公共場所抽菸本已不對,倒打一耙更是無理取鬧。正如媒體評論的那樣,真正該被懟的,實際是在室內餐廳自由吸菸的人,其行爲涉嫌違法,本應自覺接受批評和處罰,憑什麼要求別人容忍?
控煙是法治與文明的共進。近年來,在公共場所因遊客吸菸引發的糾紛時有發生。針對室外的“遊煙”行爲,除了“勸你善良”之外,究竟能不能處罰呢?按照《“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要全面推進控煙履約,加大控煙力度,運用價格、稅收、法律等手段提高控煙成效。根據《上海市公共場所控制吸菸條例》規定,目前市民和遊客在幼兒園、中小學校、少年宮、醫院、體育場館、演出場地、文物保護單位,還有人羣聚集的公共交通工具等候區域等公共場所,發現“遊煙”,可以撥打12345熱線進行舉報,違者個人最高罰款200元,場所最高罰款3萬元。
當前,控制“遊煙”還有不少難點需要突破。比如,如何讓“室外不隨處吸菸”理念更深入人心,如何科學合理地設置吸菸點,有效勸阻“遊煙”、引導吸菸者在指定點位吸菸,如何加強法定禁菸場所的執法力度……
春和景明,正是外出踏青遊玩的好時節。在不少景區景點裡,經常看到有遊客捂住鼻子、快速超過前邊的“遊煙”者。這一幕,與文明社會格格不入,也是無聲的提醒:莫讓“遊煙”毀了遊玩。(尹貴龍)
來源:安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