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何處有,遙指小紅書

當代真的沒有年味了麼?

什麼是年味兒?!這個問題太難了,堪稱世界難題。

每到過年,身邊很多朋友,總是在朋友圈、聚會上、私聊中唉嘆一句:這年味是越來越少啦!

我這人好追問,那什麼是年味啊?

有文化的朋友就會說出個神秘而含糊的詞彙:人間煙火氣。

春節的人間煙火氣,細化來說,可以變成一個個童年的片段:璀璨的竄天猴、爺爺奶奶遞過來的紅包、年夜飯剛端上來燉肉的熱氣、玻璃杯相碰清脆的聲音、馮鞏在電視機裡傳出的熱情聲音——“觀衆朋友們,我想死你們啦”……

這些老的故事,在現在越來越少見了,讓愛懷舊的朋友感到悵然若失,說:“哪都沒年味了”。

但這話說絕對了,那是這些朋友沒看小紅書。

你們絕對想不到,春節期間我看的最好的節目,不在電視臺、不在電影院、不在流媒體平臺,而是在小紅書。

看了小紅書,才知道自己想象力不好;看了小紅書,才知道年輕人過年有多能整活兒;看了小紅書,才知道現在過年有多熱鬧——滿滿煙火氣。

酸甜苦辣鹹,歡笑和眼淚,全都在匯合在了小紅書。簡直就是賽博廟會,真正的民間春節晚會。 有喜劇小品、有藝術大片、有音樂節目、有創意美食、有歌舞表演、有行爲藝術、有民俗蹦迪、還有情感催淚彈……

我簡直 無心幹別的了!

年輕人都在小紅書上怎樣過年?

別感慨,別傷悲,別覺得人情淡漠。

只要你打開小紅書,就會發現年輕人慶祝這個龍年的方式。

或興高采烈,或精心設計,或含情脈脈。

年味是祖孫四代共聚一堂的 全家福,讓人感動。

@鄭州攝影師王平,帶着外婆、媽媽、女兒,四代女性、四個不同姓氏的人,卻是最親最愛的人,拍下了個這個全家福。

這組照片,讓評論區都淚目了,三千多條評論,開始回憶各自的家人。

好看的照片從來不是華麗的服裝,不是精緻的妝容,更不是厲害的PS技術,而是照片裡有濃濃的感情!濃濃的愛!

年味是年輕夫婦 和四隻小貓的團聚。

沒錯,在當代,寵物貓貓們也是家人。

博主@一隻蛋崽,就拍了這麼一張溫馨的全家福,平凡日子裡溫暖日常纔是最暖人心的。

兩隻小貓互相看那張太治癒了。

年味是一桌年夜 飯,但新一代的年輕人不走尋常路,更喜歡在創意這塊下功夫。

一桌創意年夜飯,不必是大魚大肉、煎炒烹炸。可以是天馬行空的水果拼牌。

博主@櫻花馬卡龍 就展現了她慶祝龍年的方式——簡單的龍年主題擺盤,而且用多圖詳細展示了製作方式。

更牛的作品,反而是在她的評論區,一個網友用橘子瓣拼出個飛龍在天,炸翻全場。

如果龍形果盤還不過癮的話,彆着急,小紅書上還有更硬的菜。

來自天津的寶媽@豆包媽媽小珊,就把中國傳統的剪紙藝術,和餅乾烘焙融合在了一起,做出了龍年專屬餅乾!並附上了製作視頻。

在設計餅乾圖案時,女兒們經常在博主身邊圍觀。寶貝們覺得很有趣,一會兒誇媽媽超有創意,一會兒又表示懷疑地問媽媽:“你真的能做出來嗎?”。

沒想到媽媽直接給她們直接作出了個藝術品,真是藝術、創意、與美食的結合,香氣噴噴又大吉大利。

因爲這款作品,“豆包媽媽小珊”被小紅書網友尊稱爲:“餅乾界的院士”。

年味還是潮人留 學生的搞笑vlog。

博主@這也是阿海,不遠萬里回到家鄉過年,她沒有唱一首感傷的小曲兒,而是開始拍搞笑vlog。

她回到老家穿上棉襖,素顏檢閱家鄉小吃,銳評口味地不地道,還順便在路上撿了一塊錢。堪稱賽博小品,歸鄉脫口秀。輕輕鬆鬆,3000點贊。

這系列vlog簡直比春晚語言類節目還好看,觀衆送她一個響噹噹的外號——“市場判官”。

還有觀衆銳評:“不管你是什麼車,回到老家都是拉菜的貨車,不管是什麼狗,回老家都變成土狗。”

看似輕鬆搞笑的日常記錄,也勾起了很多漂泊遊子的思鄉之情——這纔是家鄉的味道,這纔是家鄉的新年啊!

年味可以是街 頭的行爲藝術。

博主@張大強的白日夢,網友都戲稱他長得像野生金城武。

他的新年絕活是揹着巨大的活動漢字,走上街頭給路人送祝福。看似是行爲藝術,實際卻是古典民族元素的再創作,充滿了含情脈脈的祝福。

他把傳統活字印刷的字塊,做成了一個個獨立的盒子,就像抽屜一樣,可以任意抽取,盒子上的文字會隨着人們的使用,逐漸顯現成黑色。

第一個變黑的是“幸福”,第二個變黑的是“新年”,忙碌了一年的人們,都盼着最簡單真摯的願望——“新年,幸福”。

而“快樂”是孩子們選擇最多的詞,願孩子們都有個快樂的節日。

小紅書網友都說,要在上海街頭“活捉”這個博主,因爲見到他,就等於遇到了行走的“幸福感”!

年味是常 回家看看,幫父母清理冰箱。

新年給父母送禮還送保健品麼?有點老套了,現在流行關注父母健康的方式是——幫他們清理冰箱。

沒錯,就是清理冰箱,很多父母的冰箱就是個時光機。2011年的牛軋糖、2018年的凍肉……感覺都能凍着冰河時代的猛獁象。

老年人和滋生細菌的冰箱生活在一起,吃啥保健品都是徒勞啊。治標要治本,清理冰箱就是送長輩一個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好多小紅書網友過年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父母冰箱裡的過期食材全部清理!連丟帶擦,一套幹下來得幹幾個小時。

然後召開家族會議,苦口婆心地勸導父母——囤積是個很糟糕的生活方式!有的家長還不接受,開展了小辯論。新老生活的理念衝突,搞笑又溫馨。

斷舍離,沒準是送給父母最時髦、最健康的一個新年禮物。

年味是給爺爺奶奶發個 紅包,一個“爆改爺爺奶奶”的時尚紅包。

小時侯,年味是女孩們等待大人送給她們新衣服。

長大後,年味是幫爺爺、奶奶、鄰居阿婆做一次“爆改”,拍一組時尚大片。

變美,就是過年的魔法儀式。

博主@阿靖zi,回到老家被奶奶抓住,要求她一定要給閨蜜婆婆搞一個時尚大片。

阿靖zi不辱使命,幫助阿婆驚豔變身!

看鄰居阿婆重返青春,展現優雅,無論是博主,還是觀衆們,都露出了真誠的笑容。

博主@葉巨,給爺爺拍了一組時尚大片,能上封面那種,看似先鋒,實際滿滿都是對家人的愛。

年味是重現 民俗,拍出了震撼大片的氣勢!

比如,您知道什麼叫“燒龍”嗎?什麼是“英歌舞”麼?

咱當然可以用主持人的腔調,念出百度百科一般的臺詞:

“燒龍是廣東省揭陽市的一種傳統民間藝術活動,興於明代,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英歌舞,是傳統舞蹈形式之一 ,是流行於廣東、福建等地區,是一種糅合南派武術、戲劇等地方藝術爲一體的民間廣場舞蹈。”

這麼說當然沒錯,也當然缺乏生命力和衝擊力。

真正的民俗活動不是老態龍鍾,而是熱血沸騰!

來看看什麼是真正的燒龍!博主@多啦C夢的口袋,大片記錄,震撼全場!

什麼是真正的英歌舞!博主@予小凱_,真人出鏡,用一條視頻帶我們看了英歌舞有多麼英姿颯爽,多麼氣勢磅礴!

這些民俗視頻也告訴了我們,我們的民族文化有多麼生生不息,所謂的年味兒,不就是生龍活虎、朝氣蓬勃麼。

真是讓人看了就開心,看了就振奮。今年必須開創新局面!

爲什麼小紅書上會有這麼濃的年味和人間煙火氣?

2024年,是一個離科幻更近,離傳統更遠的年份。

年味, 像一個遠古的詞彙,談論年味,像談論愛情一樣復古。

最近幾年,總有人在感概,年味不足了,不再過去的熱鬧。

甚至有人提出了——當代年輕人已經不尊重農曆新年了,年輕人更沉浸於個人世界,更加地獨來獨往,不再需要傳統年味儀式的加持。

當代年輕人已經忘了什麼是年味了麼?他們不再需要年味了嗎?

我看未必。恰恰相反,他們是最有儀式感,最需要年味溫暖的人。也是最努力營造年味的人。

年輕人在小紅書慶祝春 節的方式,正是體現。

以前有以前的年味兒,因爲以前車馬慢,時間慢,大家更喜歡古典式的陪伴。

現在有現在的年味兒,因爲現在的時代節奏快,年輕一代有他們的熱愛與衝動,有更新的表達方式。

唯一不變的是對於未來的期冀、對於親人依戀、對於生活的熱情。

年味的本質是人情味,是煙火氣 ,是對生活的熱愛。

而這是小紅書社區的底色,對普通 人的關注,是花團錦簇的人間,是繁花似錦的聚會,是讓你熱淚盈眶的賽博回憶相冊。

每一個普通人,無論他出生在哪裡,無論他生活在哪裡,打開小紅書都能既看到一個“廣闊的大世界”,從這裡走向世界和未來;也能通過普通人的分享和連接,感受到一個“溫暖的小社區”,讓陌生變得不冰冷,讓活着不再孤單。

正如王安石的詩所說: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真正美麗的事物,總會使他流下眼淚,這也是我們每個春節都相聚一起,互相祝福的意義。

設計/視覺 Elaine